第151章

徐君迁的成婚大典定于十日后, 在喜鹊宫举行。

四海八荒的生灵,皆可凭喜帖请柬,自南大门入天宫, 观赏典礼、恭贺新人。

吉日临,丹卿精心备下贺礼,携着崖松, 一同登上九重宫阙。

途经南天门, 望着仙雾缭绕的一排排擎天蟠龙柱, 丹卿微微一怔, 不由忆起那日被拒天宫外的场景。

彼时,他当真极有勇气,明知容陵故意阻挠,他却好似不知丢脸般, 竟厚颜无耻在此苦守数日,受尽了路过仙人们的冷眼指点。

倘若时光倒流,重新来过,丹卿想,他大抵还是会不顾一切地去闯。

人生在世,总有那么两三回犯倔、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时候。

唏嘘的是, 丹卿迄今为止所有的执拗任性, 不是栽在段冽的身上, 便是容陵。

“丹卿, 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那时候的我自己。”

丹卿嘴角微弯, 他含笑的目光, 始终定定望着那处,眸中仿佛洇了薄薄一层烟雾。

崖松挠了挠头,委实听不大懂。

但他觉得此时的丹卿, 神态很认真,也很坚韧,让人忍不住地,想一直盯着他看。

“对了,你同容陵联系上了么?”

前往喜鹊宫途中,丹卿问崖松,他口吻淡淡的,有种难以形容的平静,仿佛若无其事的外表下,隐藏着惊骇的波涛汹涌。

崖松跟在丹卿身边已十余日,若他还觉察不出丹卿与容陵关系的异样,便是只彻头彻尾的傻鹰了。

“嗯,刚刚联系上。”

“那你问他,待我们观礼后,可否在杏林与我一叙。”

不过片刻,崖松回:“太子殿下说好。”

“那便好。”

丹卿脸上泛起笑意。

只是这笑,并不算多高兴多恣意的样子。

崖松紧闭鹰嘴,哪怕心底诸般好奇,却没有过多置喙追问。

仙界非人间,他们也不再是从前的身份,况且——

思及容陵紧急召他前往凫丽郡的原因,崖松疑惑地看了眼丹卿。

那日容陵问他,可愿受他之托,随身保护丹卿,崖松毫不犹豫地应允。

他年龄虽小,却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能成功渡劫,得益于段冽楚之钦,他能获得鹰祖传承,亦是容陵丹卿的功劳与苦心。

无论他们当中谁有难,他必当义不容辞。

而且,崖松很喜欢丹卿。

他喜欢丹卿身上的温度,也喜欢他岁月无声的静好。

不过崖松不理解。

丹卿生平简单,身份亦不复杂,为何会被魔域盯上?

能让太子容陵如此忌惮戒备,定然不是轻易就能摆平的小打小闹。

其实很多事情,崖松看到的,与丹卿想象的,截然不同。

丹卿似乎以为,容陵不在意他,也浑然不关心他。

崖松眼中的真相却并非如此,太子殿下不仅委托他保护丹卿,暗地亦有安排仙卫任他调遣。

可惜崖松无法明言。

就像太子容陵叮嘱的那般,言多必失,他认定的对丹卿好,当真是为丹卿好么?或许,他是在害他。

尽管崖松不懂其中缘由,但他信任太子容陵,不仅信他的品性,也信他对丹卿的用心。

所以他如今的重中之重,唯有守护丹卿,护他平安无虞。

……

喜鹊宫满布艳红,连云彩都是极漂亮的粉绯色。

丹卿与云崇仙人居于观礼席,并肩而坐。

待一记嘹亮清脆的凤鸣声响起,无数身披彩绸的喜鹊,从四面八方翩翩飞来,它们衔着珠玉玛瑙,兢兢业业地,于虹彩中搭建起一座鹊桥。

身着喜服的两位新人,各居鹊桥两端,随后同时起步,登上这座喜结连理的姻缘桥。

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

丹卿初次见证如此正式的婚盟典礼,内心很是激动澎湃。

尤其看到两位新人对拜天地的刹那,当真令他眼眶湿润。

偌大九重天,虽不忌讳谈情说爱,然大多仙者并不着重此道,生命过于漫漫,分分合合也很常见,故千年上头,能在喜鹊宫缔结良缘的眷侣并不多见。

丹卿嘴角始终噙着笑,眼底也满满俱是感动。

待仪式结束,丹卿喝完徐君迁的喜酒,又与云崇仙人道过几句话后,这才起身离席,前往杏花林。

孰知刚出喜鹊宫不远,丹卿便看到一抹孤零零的身影。

那人立于云峰之巅,墨发纷扬,袖袍亦在冷风中猎猎作响。

——是文昌帝君。

雾海翻涌,几乎湮没他挺拔高傲的身影。

文昌帝君眸光所及之处,俨然正是喜鹊宫。

此时的文昌帝君,大抵都在想些什么呢?

他心中是喜是悲?可曾后悔遗憾,又或是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