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是表态?……

虽然飞机飞了两遍才凑足了气势,虽然踏步接受检阅的部队,衣着并不鲜亮,可这一场庆典对提升士气,稳定民心依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就拿方大海他们这条巷子上的人来说,自打成群结队的去围观了大典,不说那些个老少爷们了,就是家庭妇女的精气神都有些不一样了。说话声高了,腰杆子直了,还有脸上的笑容也灿烂了起来。

说来打从清末起,咱们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啊,就没过过一天的安稳日子。天灾人祸,战争内乱等等,若非人口优势在这里摆着,若非骨子里够坚韧,都未必能熬

到这时候。

所以啊,对于家国太平,每一个人都期盼的很热诚,并愿意在出现曙光的时候,给与最大的热情和支持。哪怕曾经立志实行民主的果党辜负了他们的信任,可当我党旗帜鲜明的城里工农新政权,新国家的时候,质朴的百姓们,依然再次给与了最大的支持和信任。

比如这会儿,完成了警卫任务的公安局再次出动,要对前段时间抓捕的敌特分子进行进一步审查,并扩大筛查范围,清理京城不稳定份子的时候。老百姓就表现的相当积极,即使是原本不那么清白的,也同样如此。

......................................

“谁?谁找我?”

方大海在公安局忙碌了一天,天擦黑才刚回到家,饭都没塞进嘴里呢,就听何雨兰说起了一件让他以为自己幻听了的事儿。

“来福,就是街口,保长来贵家那个老大,上咱们院来收过捐的那个。”

何雨兰对来福的到访同样很迷糊,总觉得今儿打开大门的方式有点不对。

“我知道,只是一时没想到他会来找我。我记得,他爹没了之后,这一家子好像……就不怎么出门了吧?”

“确实不出门,听说,除了找老街坊询问外头的一些政策动静什么的,连着买菜都捡着人少的时候去。”

来贵曾经也是他们这一片的实权人物,总有些街坊是欠了他们家人情的,所以他们不缺打听消息的人。此外,因为他们陡然间遭遇了顶梁柱被害的祸事,行事间比旁人更小心谨慎,所以在军管所的政策执行上,总能抢先一步,表现的处处妥帖。

比如前阵子政府进一步清理城中社鼠的时候,来贵媳妇就手段果决的将他们家给分了分,主仆一共七口人被她直接分成了五家。连着房子也让她给划拉了个清楚明白。

倒座全划拉成了厨房和柴房,东厢房三间,她给了老寡妇张厨娘一间,老长随山子一间,剩下的一间她答应山子,留给他那被抓了壮丁的儿子。一下就抓住了这两个老家人的心。

西厢房给了大儿子,并疯狂的找媒婆给儿子说亲,力求在出孝前就定下亲事,让大儿子能自离成一家。正房三正一耳则是她带着15岁的闺女住,并将耳房做成了洗漱间,免得看着空旷。

后院一排五间的后罩房被她改成了一大一小的两个大通间,是来家姨娘和小儿子的住所,因为小儿子才10岁,这娘两是不可能再分成两家了,可即使如此,让她这么一操作,也让他们家转眼就变身成了大杂院,做到了泯然于众。

“既然都不想打眼了,这怎么突然又……难不成他们家出了什么事儿?”

他一个公安,一个和他们家没什么往来的公安,贸然找上门,除了这个理由,方大海是再想不到还有别的缘故了。

“也许吧,哦,对了,我和他说了你这几日回家的时间,过会儿许是会再来。”

不是过会儿,是立马就来了。喏,这里何雨兰话音刚落,院门的方向就传来了陈大娘和来福打招呼的说话声。

既然人家是来找他的,方大海也没矫情,直接起身就走到了自家门口,朝着院门看了看,见着那边来福正看过来,便露出一个温和的笑,朗声说道:

“对不住啊,来福哥,最近局里有点忙,回来的晚了点,让你白跑了一趟。”

如果来的是别人,那或许这会儿心下会有很多感慨,什么方大海当了衙门的官,还这样没架子,人品真不错;或者觉得虎落平阳被犬欺,以前是他高一等,如今连着这么个半大孩子见着他都不过来迎接了等等。

可来福不是那种心思多的,从他以前爹说什么是什么就能看出,他不聪明,而且想的特别少。所以他根本没在意方大海是什么态度,只想赶紧的将老娘交代的事儿办完。

哦,对,爹没了,如今他改听娘的话了,也不知道等着媳妇进门了,他又该听谁的。

“你在就好。”

以后听谁的这以后再说,这会儿他实在是没工夫管这个。只见来福撇开说话说了一半的陈大娘,大踏步的往方大海这边走,等着到了门口,正张嘴想说点什么,神情猛地一顿,然后左右看了看,见着好几个人正往他这里看过来,立马一把拉住了方大海,反客为主的拉着人走进了方家的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