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迎新人……
何老大虽然在有些时候显得有些黏糊,被自家亲兄弟吐槽哭包,可本质上,却是个很讲究的利索人。来的头一天,知道了老三要成婚,第二天起来就担起了他长兄如父的责任。
换上一身体面的衣裳,提着合适的四件礼,在媒婆的引路下以男方家长的身份,拜访了女方的父母,并为他来的这么迟缓而到恼。
何家是个什么情况,都要嫁闺女了,那老陈家能不知道?结亲从来不是小两口自己的事儿,那是两个家庭的融合,只要是负责人的父母,就不可能不打听对方的家庭。特别是老陈家这样,先头出过岔子的情况下,那更是恨不能祖宗十八代都翻出来撸一遍。
所以,在老陈家这里,何老大一家,那就是妥妥的战争失踪人口啊。属于只有名字,没有真实存在感的那一拨。谁能想,眼见着闺女都要准备出门子了,那边居然来了个大变活人!而且还是他们都还没得到信儿,就猛地一下突然出现在面前的那种。
老实说,刚听媒婆介绍的时候,老陈家老两口那是真的,差点心都跳出来了!就差没直接喊一声‘鬼’了。表情更是僵的和涂了101一样。
不过,等着何老大进了屋,那一连串的道恼下来,老陈家两口子的情绪又迅速的开始反转。为啥?因为何老大太能捧了呀。
作为男方的大哥,何老大上来就一口一个叔叔婶子的喊,态度极其端正,姿态极其谦逊,还特意表达了一下,对于失父失母的他们来说,家里能多两位长辈是如何的感激和庆幸……你说,这诚意,这态度,老陈家老两口能不高兴?都乐坏了好不,只觉得这家子兄弟虽然长的不怎么样,可人品绝对一流。
此外,因为两家都是手艺人的缘故,在说起手艺人过去的艰难,和
家族技艺的传承上,何老大和老陈家的共同话题那就更多了。酿酒和做菜,听着就挺搭是不是?往雅了说,能讨论一下各种酒和各种菜的搭配,往俗了说,酒水的利润和菜品的价格同样细节不少。
如此这般,这一来二去的……媒婆突然发现自己今儿陪着来,好像除了领路,就没作用了!陪着说笑更是陪了个寂寞。看看,茶都加了几回水,颜色都快看不到了,都没轮到她说话,这……1块钱的领路费挣的,还真是够轻松的。
何老大和亲家的会面是成功的,而从头这一天之后,何老大也算是彻底接管了所有和婚礼有关的事儿。而且还颇有几分不吝工本的意思。
蔡福来那小院子的修整上,他另外出了一笔钱,让雷师傅将院门口那个棚子彻底拆了,做成了一间窄屋,让这个小小的院落拥有了三间能住人的房子。而方大江那两间临时借给蔡福来结婚用的小屋里,何老大也另外给了钱,让雷师傅找人将地面给铺了一层砖。
明明来的时候一身的破烂,可该出钱的时候却这么的大手大脚,这反差……何毛柱在某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终于没忍住,将疑问问出了口。
“大哥,我记得咱们家可没那么多家底吧,你在青岛……都干什么了?能让你手这么松散。”
看看,看看,这就是亲兄弟,怀疑自家兄弟打家劫舍都不带拐弯的。嗯,这或许和方大海曾隐晦的说起过方老大在**的经历有关。潜意识里何毛柱已经认定,自家大哥是发了一笔横财了。
对此何老大会怎么说?哪怕是亲兄弟呢,有些事儿那也不好说的太明白不是?不然他当大哥的脸面往哪儿放?
“你管我干什么呢,我花自己的钱你管那么多干嘛。”
是是是,不管怎么来的,这钱确实是你自己的,别人管不着,不过作为兄弟,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的。
“我是管不着,只是你既然不准备在京城住下,还要回老家去,那有些事儿你就该多盘算几分不是?老三这儿咱们是有亏欠,可那是爹干的,和你有什么关系?”
还记得不?当初说老何家狗血剧的时候,何毛柱就清楚的说了,何老爹丢下才1岁的蔡福来和他娘回老家,那是因为何老大要成婚了,他这当爹的得去主持大局。然后呢,因为何老大的媳妇坐床喜,立马有了孙子,又遇上了连年的战事,以至于后头一直到死,都没能再次回到京城,和蔡福来娘两团圆。
所以何毛柱看何老大来了之后,对蔡福来这成婚的事儿这么的上心。连带着对女方的父母都给出了最大的诚意。立马就知道,这是自家大哥心里一直记着这个事儿,是将蔡福来从小没爹的责任算到了自己的头上。
这事儿怎么说呢,你要说这有没有何老大的缘故在?那肯定是有的。可你要都算到他头上……那也不公平。世道如此,谁又能预料简简单单的一次分别,就会变成永别呢。所以何毛柱觉得,即使想弥补,那也应该有个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