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来安装……(第3/5页)

“行行行,我不多问还不行吗?哎,当官了就是不一样了,以前从来不和人家这么说话的。”

还人家?你当你是小姑娘吗?十五六的大孩子了,还撒娇?

陆长鸣差点将口水都喷出来了。

“赶紧滚蛋。”

“滚就滚,陆叔,我滚了啊?”

呵呵,滚蛋还招呼一声,你当你……等等,你这是什么动作?这是公安局,不是马戏团,侧翻是能在办公室走廊里耍的?

“混蛋。”

“我是听话,这不就是滚?还兼顾到了道路通畅呢,多体贴。”

不,一点不体贴,没听见整个楼道都是笑声?哎呦喂,这死小子,那是真不要脸皮啊,好歹也是个当队长的人了,怎么就这么……噗嗤,不行,陆长鸣自己也笑出声儿来了。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飞快,一转眼,一个月又这么过去了,三月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这个时候,京城的灭鼠活动也终于彻底结束了。

与此同时,先前宣传了好一阵饿拉电线和通水管的事儿,也终于开启了帷幕。方大海家所在的院子第一根电线拉进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住户都守在了前院的院子里,看着电工师傅一点点的排线,那场面,比看什么大戏都精神。

“好家伙,就这么一根线,嘿,就能让家里亮起来了,这事儿可真是够神奇的。”

“这就是科学,是现代化,知道不?”

“谁还不懂呢?都说了好写日子了。对了,你家拉不拉这线?”

“拉,怎么不拉,不过我家人少,就准备在堂屋拉个灯泡,你家呢?”

“和你家一样,晚上能要多少光亮?一个就足够了。这可是按灯泡数收钱的,一个15瓦的灯泡一个月就要0.15元。哎,这价钱,算起来都能吃半斤肉了,可真是够贵的。”

整个院子拉电线装电灯,是按照从前到后这么来的,因为倒座目前都没人住的缘故,所以这拉过来第二家就是方家。

电工师傅才将电线拉到门里头,早就被方大海叮嘱过安装数的方大江也不管挤进屋子来看热闹的邻居们,冲着那师傅就嘱咐到:

“师傅,咱们家这边装三个,两边一边一个15瓦,中间堂屋用25瓦,谢谢。”

嚯,一下就拉三个灯泡?还有个要用大瓦数?好家伙,这方家兄弟可真是够舍得的。这一个月可是要花费0.55元呢,这钱买什么吃不行?

好几个邻居听着就想过来说上几句,劝劝方大江,不过还没等他们动身动口,那边方大江又说了:

“西厢房那边朝北的两间也是我们家的,麻烦也一间屋子装一个,不过那两个每间只要15瓦就行,师傅记着啊。”

什么?还不止这三个?那边也要两个?那一个月可就是0.85元了,小1块啊!这钱……

“人家大海付得起,那可是公安局的队长,工资可不低。再说了他们家就是真没钱了,那大海不还能打猎嘛,你们帮他们愁个什么?”

哦,是了,差点忘了这个,别看人方大海年纪小,可人有本事能挣钱啊。

邻居们听着陈大娘这么一说,迈出去的步子一下又缩了回去。只是那眼睛里的羡慕却是怎么都挡不住。

挡不住?呵呵,等着跟到后院,让他们吃惊的还有呢。因为人林秋生再自己的书房愣是用了个40瓦的灯泡,那可是一个月0.4元的电费。比25瓦的0.25元高了足足0.15元。都能顶得上一个15瓦的电费了。

“老太太,秋生怎么要用这么大的灯啊。这可费钱的很。”

“没法子,他每天的工作好些单位都做不完,要拿到家里来做,还一做做到半夜。哎,不点亮点,日子长了,那眼睛还能用?”

哦,是工作需要啊,这倒是也能理解。可这电费……院子里的邻居们看看别家,再看看自家,明明装电灯是一个很让人高兴地事儿,怎么他们心里就这么酸呢。

李大娘晚上和回家的李大强说起今儿装电灯的事儿,絮絮叨叨的,不免就说到了各家瓦数的多少,和灯泡的数量,越说越觉得贫富差距明显,唏嘘自家的不济。不过再怎么感慨,在说起好几家媳妇那些酸味儿的时候,立场却很出乎人意料。

“呵呵,娘,您不酸?”

李大强笑呵呵的一边吃着晚饭,一边问自己老娘。总觉得自家这娘,最近变化有些大。变得都有些不像那个爱算计的老太太了。

“酸?有什么可酸的?”

李大娘坐在门口,朝着里屋看了一眼,笑着对儿子说到:

“不管是后院的老太太家,还是前头的方大海家,那花的都是自家的钱,舍不舍得的,也是人家自家的事儿,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有那功夫,想法子自己多挣点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