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太多了……

于大庆带来的兔头很多,可他的表情却称不上高兴。这到底是怎么了?

还能怎么了,因为绳套被人捡走了呗!

“我以为我们这么蹲点守着套,怎么的,这事儿也能守上十天半个月,可谁想,不过是原来的地方收获有点少,换了个地界,一下就让人给发现了这东西,NND,不过是稍微慢了一步,就让人将最边缘的几个绳套连带着那套子里的兔子,一并给偷走了。”

说起这事儿,即使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于大庆还是特别的愤愤不平,说着话呢,都能听见他咬牙切齿的声音。

“我早就说过,这东西一看就会,散开来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何必这么生气。”

方大海可是早在教他们这法子的时候,就已经给他们打过预防针了,原以为他们会心里有数,不想真到了这时候,这些孩子还是这么承受不起。

也是,原本衣食无着的他们,对着冬日已经绝望到了过一天是一天,熬过去算命大的消极状态了。猛地来了一个又能让他们吃饱饭,又能让他们能保暖的天降福利。感受到温饱的他们,自然将这一个套兔子的活儿看成了救命的绳索,恨不能紧紧地抱在怀里,万分珍惜。

如今他们活命的东西被人觊觎了,偷盗了,哪怕是再心大,再想得开呢,也不可能没半点情绪对吧!

比如于大庆,目前就是这种状态,只见他搓了搓脸,一脸复杂的说到:

“其实我也知道,能在大冬天出来,到山里头寻食得,基本都是和咱们一样的苦命人,得了这东西,许是能救活他们家不少人,甚至可能让一个村子都得利。可只要一想到这东西是从我们手里传出去的,将来他们还有可能和我们在一片山林子抢食,我这心……总觉得有些对不住家里那些兄弟姐妹们。”

这,这让方大海怎么劝?

是,是人都有私心,可当着私心和生死存亡挂钩,那这还能说是私心?要方大海

说,于大庆这样才是正常的反应。所以啊,他能说的就是:

“行了,别多想了,这活儿本来就只能下雪天做,一个冬天的事儿,只要你们散的够开,在雪停之前,怎么也能攒出足够的粮食和衣裳来。这么一想,散了也就散了吧!全当积德行善了!”

方大海说到轻松,那是因为他知道,到了年底,这京城就会解放,到时候这些苦的不要要的孩子,国家就会给出救助和帮扶,不是养老院,就是孤儿院,总有一个能收容他们的地方。到时候哪怕依然过得不怎么样呢,好歹活着还是有希望的。

可方大海知道的事儿,人于大庆不知道啊!所以他想的比方大海远多了。

“话是这么说,可今年能凑合着过去,明年呢?有一就有二,到了来年下雪的时候,这周围怕是都会这一招了,到时候我们人小力弱的,如何还能抢的过那些大人?”

其实吧,能这么想,从思维格局上来说,于大庆那是真的,很有领导天分了。一般的孩子哪能想这么远?过一天是一天才是常态。

所以也那怪方大海和这于大庆这么说的来了,他们俩啊,比其他同龄人思维更相近。

“好歹你们又顺利的活过了一个冬天不是吗?再说了,你怎么知道到了天气回暖的时候,你们就不能寻出新的挣钱路子来?别的不说,那做蜂窝煤的事儿不也是个好法子?虽说如今用的人还少,可要是用的人多了呢?不一样是挣钱的路子?还是人人都能做得的路子,多好。”

是啊,现在唯一能让于大庆不至于愁的睡不着的,也就是这么一个蜂窝煤了。

说起蜂窝煤,于大庆倒是有个新发现。

“肖大爷昨儿和我说,那蜂窝煤烧的时间长,点了炉子搁在屋子里,只要封好了风口,就能燃一个晚上,很是得用。可就一点,这东西气味太重,闻的时间长了容易头晕。所以他想法子从钢铁厂外头的废铁堆里,捡回来了几段铁皮,敲出了几根烟囱,挂到了炉子上头通到窗户外。你别说,就昨儿一晚上的效果来看,那是相当的好啊,而且连着屋子里也变得更暖和了。大海,你家要不要这样的烟囱?要的话,我让肖大爷帮你也弄一个?”

好家伙,真真是好家伙,这广大人民群众中果然藏龙卧虎啊!他还什么都没说呢,看看,这铁皮炉子的大功用就这么被点亮了!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是要的,不过他再想要,也不能让于大庆他们这样本就一无所有的人提供,他的良心会痛的。

“这么好?那让我想想……,这样,来,这2块钱你拿着。”

“干嘛,看不起我们?你教我们套兔子的时候,我们可没给你学费。”

方大海的钱还没塞过去呢,那于大庆立马就跳起来躲到了一边,就好像那钱烫手一样,脸上更是露出了怒容。那种被羞辱的愤怒,让方大海心下一慌,忙不迭的就开始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