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出摊了(改错字)……
虽然老韩叔伤的很重,可不管怎么说,人没死,那就是万幸。
方大海一身疲惫的走出春来堂,左右看了看,最终还是跑了一趟联络点,给陆掌柜送了个信这才回了家。
“大江,大江,送家伙事儿的人来过了没?”
人刚进门,方大海就嚷嚷着开始喊人,半点没有以往的低调,引得邻居们一个个贴着窗子看了过来。
“来过了,钱也给了,东西都在棚子里呢。呀,大哥,你怎么又买粮食了?家里不是还有?”
看到方大海背着一袋子棒子面回来,方大江十分的不解。家里粮食虽然被借了不少,可因为都是孩子,吃的相对较少,邻居借的时候也收敛了些,总的来算,储备还是挺充足的,起码还能吃上2个月,所以他不觉得有继续采买的必要。甚至这孩子暗暗地还有那么个想头,就是家里要是粮食多了,怕是又有邻居会来借粮了。
不是方大江心里不善良,也不是他不知道团结邻里,看他和方大海说起那些孤儿、乞儿的时候,想着帮人一把就可以看的出来,这就是个善良的孩子。
可邻居们借粮……当他什么都不懂嘛?分明就是欺负他们家都是孩子,是软柿子,不好太过得罪邻里,才这么一个个的都凑上来的,不然这些人怎么不去别家借?隔壁不远保长家可是大户。而且借了一家,就不好拒绝另一家,若非这样,他家的粮食也不至于短短时间里就出去了好些。连着什么时候还,都要看人家是不是良心发现。所以他是真的不想再往外借了。
方大海既然能将粮食光明正大的拿回来,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不然你当他为什么要嚷嚷呢?这不是明摆着,就是要告诉别人点什么吗?
“咱们不是要做麻辣兔头的摊子嘛,刚开始这生意肯定不会好,毕竟这东西有点费钱。所以啊,我就想着弄点棒子面回来,咱们做点棒子面饼子,凑到一个摊子里往外卖。许是人家看实在粮食的份上,能多上咱们摊子看看,而这看的多了,那东西自然也就容易卖出去了。”
这话倒是也没错。可就如今这粮价……一点子棒子面饼子而已,开高开低的都不合适吧!
“我这不是城里买的,是托人从城外带进来的。价钱比城里低一成半呢。肯定不至于亏本。”
“什么?比城里低这么多?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如果是以前,方大海也会这么觉得。可谁让他听到了那钱贩子的话呢,谁让他从小乞儿那里知道了铁道边是部队看守的漏洞呢。所以啊,他这会儿还真有这个自信,能说的过去。
“咱们是刚来,那自然是没可能的,可人坐地户里头能人多着呢,怎么就没可能了?我告诉你,你别出去瞎说啊。南面知道吧,就是城南外头,嘿,居然已经有外地的粮商过来卖粮食了!价钱比城里的低不少。据说运气好,都能遇上低三成的粮食呢。”
方大海嘴上说让方大江别说,可他知道,就他这会儿说的消息,不用一天,保管整个院子都知道。
为啥这么说呢?你看啊,他这里说了,那何雨兰是不是会去告诉何毛柱家?便宜粮哎,就这个粮价=天价的档口,这消息都能活命了。
而何毛柱知道了,那院子里关系好的人家能不透露透露?一个秘密,只要有第二个人知道,那你就别想着保密了,特别是在大杂院这样的地方。
不信你看,这不是,他这背着粮食回来才多久啊,何毛柱得到消息上门了吧!而等着何毛柱这个家长到了,刚就看着方大海背着东西进屋的乔家立马也凑了过来,有了乔家,嘿,那陈大娘这么个八卦大户能拉下?
别说是一天了,就短短一个晚上的功夫,整个院子都知道了。就方大海看,估计到了明儿上午,整个帽儿胡同许是就都能知道南面城外来了粮食商人有低价粮的事儿。
不过消息透露出去快也不是没好处的,方大海带回来的50斤棒子面立马就没人惦记了吧!能自己花钱买便宜的,谁也不愿意真丢开脸面去抢孩子的。毕竟穷人嘛,也就这一张脸值点钱了,可不敢随意就丢了。
什么?欺善怕恶,借了方家的粮食?那什么,等着周转开还上,那面皮捡起来拍拍,不就又能用了嘛。
“石头,明儿咱们搭伴走一趟?”
“可以,一早就去,NND,为了粮食,我家连着我爹留下的皮袄子都卖了,这日子过的,真TM丧气。要真能找到便宜三成的,我就将家里剩下那点全买了粮,省的后头再有什么变故。”
“和我想一块儿去了。只是可惜了,咱们没什么本钱,不然借着这个消息不定还能挣点差价。这要是成了,或许走上几趟就能将前头亏的挣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