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5页)

“儿臣自知御下不严,私德有亏,不堪为大清储君……咳咳,儿臣愿认罪,请汗阿玛废掉儿臣的太子之位,万不可为儿臣气坏了身子……咳咳咳……”

越说胤礽咳嗽得越厉害,星星点点的血迹在地砖上溅开,足见康熙用了多大的力道。

康熙冷冷看着在地上发抖的胤礽。

这一刻,他甚至清楚,胤礽不愧是他教出来的孩子,即便在这种时候,依然够冷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试图让他心软。

太子犯错,比其他阿哥们犯错更严重些,可对仍年富力盛的康熙而言,他们不过都还是孩子,人非圣贤,知错能改就够了。

他能容忍胤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唯独无法容忍,他纵容底下人生出亡国之志。

以前,康熙会臭骂胤礽,甚至会打他板子,罚他抄书,闭门思过……总之要多严厉有多严厉。

但这回,康熙除了胤礽进门时那句话,连骂都懒得骂他。

他转身走回案几前,平静坐下,将另一个折子扔到胤礽脚边。

“朕为你选了个素有贤名的太子妃,此次选秀,她也会在殿选之列,你大了,也该成亲了。”

胤礽愣了下,捡起折子,小心翼翼又不解地看向康熙,喏喏出声。

“汗阿玛……”

康熙声音甚至更温和了些,“凌普和索额图所为,朕也有错,是朕不该一再纵容你犯错。”

“这件事朕自会处理,成亲之前你就先不必上朝了,回上书房吧。”

无视胤礽的脸色白得透明,康熙起身往殿外去,留下最后一句话。

“过去你是孩子,等成了亲,你就是大人了。”

孩子可以犯错,有知错能改的机会,大人却必须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这一点不必康熙说,胤礽就听懂了。

等康熙离开后,他脸色猛地涌上一阵潮红,‘噗——’的一声吐了血。

看着地上的血迹,胤礽眼中的迷茫却丝毫不减。

为什么皇贵妃会知道此事?那日皇贵妃的表现此刻想来,应该就是发现了凌普的痕迹。

说不通啊!

即便她是个妖孽,他先前用了那么多引人注目的手段,私奔一事又极为隐秘,连索额图都不知道,皇贵妃也不该察觉!

如果不是皇贵妃……就是皇贵妃发现了蛛丝马迹,告到御前,然后以汗阿玛的手段想查到些什么就容易了。

如此说来,定是他身边出了内鬼,汗阿玛一直在派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呵……他趔趄着爬起来,擦干净唇角的血,眼神阴翳看向春晖堂的方向,冷笑连连。

他这个太子,说是大清储君,不过是汗阿玛平三藩时为了安稳朝堂和天下人心,立起来的靶子而已。

若是汗阿玛真的想让他继位,又怎么会跟看守囚犯一样防备他,希望他做一个完美无瑕的傀儡!

直到回了澹宁居,胤礽才打开康熙后扔给他的折子。

里面写着太子妃的人选,正白旗汉军都统石文炳之女——瓜尔佳琇莹的生平。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吗?[注]

胤礽冷笑,汗阿玛希望他能光明磊落,他不想吗?

还不是汗阿玛一直偏心老大,偏心皇贵妃生的种,才逼得他不得不用下作手段!

天底下有哪个光明磊落的太子活到最后,还得到皇位的?汗阿玛才是将史书都念到了狗肚子里去!

胤礽用力撕碎那份折子。

皇父希望他是如匪君子,那他就只能如此,胤礽眸底的暴戾风暴愈演愈烈,如今成王败寇,将来……还未可知!

康熙回到春晖堂,才将压着的一肚子火发了出来,将赵昌叫到御前,一连发了三道密旨出去。

那个伊尔根觉罗月姝直接发还本家,其父官职连降三级,发配盛京任礼部右司,看管祖宗陵寝去。

只要阿布凯知道自己的女儿做了什么,绝不会任由这样败坏名声的事传出去,这个月姝只有暴毙或青灯古佛两条路可走。

至于她那个情郎毕丰,教唆秀女私奔,妄图损害皇家颜面,与凌普一般凌迟处死。

第三道密旨依然是跟凌普有关,赐死他全家,包括外宅和子嗣在内一个不留。

若果不是为了压下此事,不让人知道太子失德,康熙恨不能直接诛了凌普的九族。

不过这旨意是下给索额图的。

赵昌将密旨和从凌普别院翻出来的账本子递到索额图手里时,传达了康熙的口谕。

“万岁爷说,让心裕和安郡王亲自去,玛尔珲你自个儿通知,账本子里的所有银两,一文钱都不能少。”

心裕是赫舍里府的五爷,与凌普一起张罗外头的债务。

自从被贬为闲散宗室后,心裕就一直在替兄长做见不得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