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6页)

明珠笑道:“至于初选和复选过了的秀女,包括报病免选以及身残体弱者,皆可由朝廷发放诏书,凭此立婚书,如此宗人府也更好立档。”

福全露出几分心动神色,作为宗人令,他还真觉得这法子不错,每年宗人府清点档案都要愁死个人。

马齐也道:“臣以为入京终选也可分为宫外和宫内两部分,在宫外设立会场,复核秀女身份,比拼女艺,分出三等。”

“未入三等者可直接赐婚,前三等则入宫面圣,由皇上和太后赐婚,如此也能彰显皇家恩泽!”

最主要的是,在宫外遴选就没必要搞得跟宫里那般声势浩大了,能省一笔。

进宫的人再减少一部分,也不耽误秀女婚嫁,又能省不少银子。

论算账,马齐比张玉书还能掐会算。

四位尚书这番话,让殿内所有人都沉默了。

连被明珠说服不吭声的大阿哥胤褆,还有格外反对改制的太子胤礽,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翰林院学士李光地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廷敬,都张着嘴,脸色发黑。

明珠四人,这分明是把科举的章程揉搓了一番,改了个名儿直接搬到朝堂上来了。

他们怎么不说各地都要办几个选秀书院呢?

他们怎么不在各地再立些县学、府学呢?

马齐和张玉书这俩抠货,怎么不说等复选过了再给发点廪生……不,廪秀银粮,否则秀女们多亏啊。

哦,对了,秀女三甲殿选过了,是不是得来个女状元游街,好叫各家的婆婆们提前瞧瞧媳妇,看中哪个好把传家宝砸过去。

文武百官有紧抿着唇,咬着舌尖忍笑的,也有在心里腹诽到已经开始问候四位尚书祖宗的,还有满脸怀疑自己梦还没醒的。

不管是何表情,心里都少不了荒谬之感。

可谁都没说话,只任由四人洋洋洒洒说完。

不是他们没话说,而是……都忍不住往上首去瞧听得直点头的康熙。

他们这位主子爷才是最抠门的!

俸禄都十多年没涨了,还把曹寅弄到了江南去,当谁不知道那曹子清是奉旨敛银去了吗?

更别说皇上先前在中秋宫宴上应下的赌,这选秀听起来越像科举,这赌到时候就越好办,也不会损了皇上的颜面。

问就是皇上心怀仁慈,心疼满蒙汉八旗人家选秀辛苦,这可是天大的恩典,闭着眼磕头夸就是了。

要不还能真选出几个才女来,塞到科举考院里去吗?

当然,明珠他们进上去的折子,到底还有些章程不够仔细,要想让康熙传旨颁发下去,还得慢慢磨。

康熙道:“此事就由礼部牵头,着户部和布政使司共同商定,再交由南书房拟旨。”

殿内沉默片刻,众大臣们跪地,齐呼——

“皇上圣明!”

不过这回,众人喊得也没有往常那么气势恢宏,颇有些了无生趣的意思,好些人甚至是闭着眼喊的。

只要不砸了科举这座大房子……开窗就开窗吧,反正也不过婚丧嫁娶那点子事儿。

与此同时,方荷才刚到瑞景轩。

今儿个二十,该是请安的日子。

她先把二宝交给了春来看着,让二宝和偏殿还没醒的姐姐们一起,继续睡大觉。

啾啾也不知怎的,跟敬嫔抚养的七公主乌希哈玩到了一起,昨夜里就跟乌希哈睡在了瑞景轩。

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虽然乌希哈是乌雅氏生的,但比起见到方荷格外别扭的五公主嘎鲁代,乌希哈并没有关于乌雅氏的印象,还挺喜欢往延禧宫和嘉荫殿凑。

对孩子,方荷倒没什么想法,就当亲戚家孩子看呗。

乌希哈从一岁多,就被看似温柔却骨子里冷清倔强的敬嫔教养,性子也像敬嫔,才刚六岁,性子温柔,却很喜欢试探新鲜事物。

这倒巧了,越来越喜欢上蹿下跳的啾三岁和乌希哈志趣相投,经常一起歇在太后宫里。

太后对孩子们向来纵容,不管是上房揭瓦还是爬树下水,她都让人护着,从来不说阻拦。

按太后的话说,“我们小时候在草原上也是瞎跑,一个个都壮实着呢,不像这宫里,养得精细,站住的却少。”

太后还说:“往后说不准……总归活泼些不是坏处。”

这是说公主抚蒙的事儿,太后没把话说得太明白。

因为太后也明白,凭方荷如今的恩宠,啾啾应该不至于嫁到北蒙,其他公主们却未必。

所以太后愿意多护着些公主们,叫她们小时候过得痛快些。

方荷自不会拦着,抚蒙这个事儿她如今还插不上手,私心里,她也不想眼睁睁看着抚蒙公主们跟历史上那么惨。

万一啾啾将来就是想嫁去草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