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6页)
宜妃叹了口气,“本宫身边养着四公主,贵妃也养着九公主,我们当额娘的,更不愿有一日,公主们都要被这些规矩礼法给缚成木头。”
她这话算推心置腹了,又声情并茂,只要是女子听了,怎么也得有所感触。
宜妃不指望她们俩能奋起,只盼着她们别助纣为虐就是了。
方荷只淡淡扫了二人一眼,郭络罗福晋倒有所动容,可扎福晋面上却满是不以为然。
她突然开口问:“扎福晋和郭络罗福晋有女儿吗?”
郭络罗福晋立刻笑道:“臣妇确实有两个不争气的女儿,得知娘娘们的好意,在家里快要蹦到房梁上去了,嚷嚷着要看书呢。”
但她话音一转,“只臣妇私以为,这虽是件好事,可听说科举还要验身,又有被关起来好几日的时候,女儿家的名节殊为重要,万不可操之过急啊!”
扎福晋也有两个女儿。
她只紧皱着眉,小声道:“家里请了女先生教她们女四书,将来要说亲,女红、管家这些都得学,都是这么过来的。”
“偶尔叫兄弟们陪着出去走走不妨事,哪儿能天天往外跑,嫁不嫁人的另说,万一被人拐卖了,害了性命……臣妇实不敢放她们出去。”
宜妃越听脸色越难看,甚至心底还隐隐浮出一股子烦躁。
她知道,两个福晋说的都是实情,那就只能放任女子被困在后宅里越陷越深吗?
一开始宜妃还只是不想叫宫里再进人。
可经历过中秋宫宴后,她被方荷那番话激出了野望,她也想出宫走动。
这份念想一旦有了,再难收回去。
方荷始终没什么急色,她只笑问:“所以你们来,是想劝本宫去向皇上认错,替女子认输,求皇上收回旨意?”
两个福晋立马起身跪地,却说不出不敢的话来。
这是家里的老爷们叮嘱她们的,也是老爷们的上峰叮嘱的。
想要不伤皇上的面子,这是唯一的办法。
方荷轻笑,端起茶盏凑到唇边。
“两位福晋回去,跟你们家老爷……或者其他什么人说,本宫既领了旨,除非皇上反悔,否则本宫夫唱妇随,绝不反悔。”
“至于你们担忧的那些问题,既皇上下了旨,回头内阁和六部定会出来解决问题的章程。”
她笑得眸底漾起点点星光,在这下着雨的秋里,莫名叫人有些发冷。
“若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要么就是他们尸位素餐,要么就是他们畏惧与女子做赌,只要他们敢如此昭告天下,那赌约自然就不存在了。”
“昕华,送客。”
两个福晋都听得心头一颤,要让那些官老爷们承认这两点,还不如叫他们去死。
待得两人白着脸离开后,宜妃眉头反而皱得更紧。
她看着方荷,“两位福晋只怕是先行官,后头保管还有其他人来当说客,此事……怕是难实现。”
方荷失笑,“谁说一定要实现,你忘了咱们最开始的目的啦?”
想改变科举制度,也许过个十几二十年慢慢来,还有可能,突然之间颠覆阴阳,只能是做梦。
宜妃瞪大了眼,“可停了选秀和科举有什么关系?”
“选秀不会停,只是要换一个方式,一个能让女子不必像扎福晋一样悲哀的方式。”方荷将换了的新茶推到宜妃面前。
“别急,咱们有的是时间,我们要做的事儿也不少。”
从那位便宜堂婶一进殿,方荷就看出来她是这世道最典型的女子。
幼年时被教导三从四德,成亲生子后又如此教导自己的女儿。
就连后世也不乏这样的女子,她们的愚昧和悲哀都不是她们的错,谁也不是天生贱骨头,只是大环境使然。
方荷虽然初衷自私了点,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个大环境对女子更友好一些。
等宜妃喝了几口茶,定下心神,方荷才继续道——
“首先,得劳烦你这几日辛苦些,叫人跟宫宴上站出来的妃嫔说,她们只管闭宫不出,如若有人上门,推到本宫身上便是。”
“再者,没站出来的那些,定会有人站在男子的立场上说话。”任何世道都不缺讨好型人格。
“你也不必与她们多说,只需叫她们知道,这是与本宫作对,让她们好好回忆回忆,老祖宗赐给我的几样东西怎么用。”
这些事,对长袖善舞的宜妃来说,倒是不难。
“既然科举无法实现,改选秀的规矩也不是小事,他们怕是也不会叫咱们如愿。”宜妃还是不解。
“等熬过这三天,咱们又该怎么办?”
“咱们什么都不用干。”方荷笑得更灿烂。
“你瞧着吧,用不了三日,那些人就会哭着喊着自个儿把选秀制度给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