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3/5页)
她这话一出,连太子都不好说自己不缺做朝服的银子了,甚至也不好意思再要求让他也尝尝水晶粉。
胤礽将眼泪使劲儿吞进肚子里,咬牙躬身:“昭元贵妃大义,是胤礽狭隘了,胤礽也愿捐三千两银子,效皇玛嬷仁举!”
康熙慢条斯理将砂锅里最后一点水晶粉咽下肚,冲方荷和太子笑着颔首。
“贵妃和太子此举令朕甚是欣慰,若天下子民都如你们这般,何愁大清不能国泰民安!”
众人:“……”
募捐都募到除夕宫宴上来了?
连贵妃和太子都捐了,皇上也夸了,大过年的,他们还能不懂事,触皇上霉头不成?
佟国维咬着牙根子起身,第一个附和康熙的话。
“陛下所言甚是,臣也愿捐银两千两,为灾民尽一份心意!”
明珠后跟着起身,“臣也愿捐银两千两!”
“臣也……”
“嫔妾也……”
不一会儿工夫,上至裕亲王,下至后宫答应们,竟是凑出了十几万两的心意来,大头还是王公大臣们。
康熙心里冷笑,这就是天天跟他哭穷的大臣。
他心慈,开国库让困难的大臣们借银子周转,眼前这些一个个借得比谁都多。
如今让他们掏出点来,倒像生割他们的肉一样,偏生最不缺钱的就是他们。
他不动声色举起酒杯,笑道:“各位爱卿的心意朕都明白了,朕相信,有尔等肱骨在朝堂为国效力,准噶尔不足为虑,早晚要被大清铁骑扫灭!”
众人立刻起身,跪地,举杯,齐呼皇上圣明。
方荷挺着肚子慢吞吞福礼,又慢吞吞坐下,也道:“各位也不必心急,这东西我做了不少,待得元宵节后,一并送到各府做节礼就是了。”
大年下的,被摁头掏了不少银子,有人心里不痛快,这会子便小声嘀咕。
“等元宵节后,谁知道还能不能吃啊,若吃坏了肚子,咱可是请不起太医了。”
说是小声嘀咕,可殿内就这么大地方,大家也没说话,听见的不少。
方荷也听到了,她这才貌似无辜地把今晚最重要的事儿说了。
“诶,我忘了说了吗?这东西就是金豆做的,晾干后放一年都不会坏,在越冷的地方保存的时间就越久,只要用对了料和汤汁,保证味儿不会变。”
殿内刹那间安静下来。
几息过后,福全、常宁、明珠、佟国纲……甚至连跟随出征过的胤褆,都失态地站了起来。
而负责过赈灾的内阁大臣们慢了一步,也满脸激动地起身。
有人动作太猛,甚至连酒水都打翻,洒了一身,也顾不上,全都脸红脖子粗地看着康熙。
“皇上/汗阿玛,这可是真的?!”
这马铃薯产量高,还易于保存,不管是打仗做辎重,还是用作赈灾粮,可都比普通粮食来得更实用。
如若是真的,往后推广开来,可就真不负贵妃口中的‘金豆’之名,确比金子还有价值!
康熙浑身舒畅地笑开,“朕和贵妃有必要跟你们撒谎吗?”
眼看着有几个老臣激动得快晕过去,康熙也就没说那金薯同样可以如此保存,金米的产量甚至比金豆还要高。
他先一步开口道:“今日暂且不提,过几日朕带你们去庄子上看看,让你们眼见为实。”
“到时候,尔等再起章程在朝会上讨论。”
大家恨不能这会儿就去庄子上看,可到底知道时候不对,只能压着激动坐下继续吃菜喝酒。
不过大家的心思都不在吃喝上了,看金豆做的菜和点心的眼神,就跟色狼看见漂亮大姑娘一样,根本移不开眼。
宫宴结束,康熙以不放心方荷挺着大肚皮在夜里走动的理由,将方荷和睡着的啾啾都留在了乾清宫。
夜里两人就寝前,康熙抚着方荷的肚子,看她的表情格外温柔。
“除夕宫宴和黄金粮一事,都是你的功劳,朕不会叫你吃亏的。”
方荷打了个哈欠,笑眯眯客气两句,“这又不是我发现的,只不过是我嘴馋而已,往后您多替我寻摸些好吃的东西来就是了。”
康熙失笑,咬咬她的鼻尖,“你跟朕说说,那行商还跟你说什么了?”
方荷:“……还说要是人睡不着觉,会变成秃子!醋吃多了也会变成秃子!睡觉!”
这醋吃起来还没完了!
看着方荷在那胖乎乎软绵绵的枕头上翻个身,背对着他,康熙哭笑不得。
他轻拍了下被软枕烘托起的浑圆,“朕是想着明年下江南的时候,叫人多探听一二,若你还听说过什么,也可一并叫人寻了来。”
“既然你不乐意……”
嗯?
方荷立马眼神一亮,她的西红柿啊,番茄酱啊,可都还不见影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