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3/5页)
只是太医尝着味儿实在太过辛辣刺激,没叫多送,只送了点红椒、青椒和菜椒入宫。
陈太监一尝那红椒的味儿,直接在门口蹦起来,被厨房的门顶了好大一条棱子。
可这不耽误他咧着嘴,晕晕乎乎把红椒和青椒炮制了,变成红艳艳的辣椒油和泡椒。
方荷也格外激动,看着刘太监把土豆粉做好,迫不及待就叫人做了土豆……啊不,是金豆粉来吃。
加鸡架和猪棒骨熬制出的高汤热腾腾香喷喷的,煮开了撒上一点胡椒粉、一点盐、一点糖,将几乎透明的金豆粉扔进去煮。
那清透的粗粉像一条条水蛇在汤汁里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陈太监添进去几勺清醋和一勺醪糟,最后点进去一小勺辣椒油……不得了,水蛇化龙,在水火交加中腾云驾雾,携着酸辣辛香的浓烈烟火味儿,无声咆哮着在宫里肆虐开来。
太子被这酸酸辣辣的味道引得胃口大开,叫人去催膳房也做这样的吃食来。
可膳房却只能哭给他看,过来禀报的小太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回太子爷,咱就是生出八个脑袋,也不敢不尽心伺候,可能做出这样美食的黄金粮,除了延禧宫,就只有寿康宫和乾清宫有……”
胤礽都想哭一嗓子了。
过去但凡有什么好东西进宫,哪怕汗阿玛自己不留多少,都要送到毓庆宫来。
可这回他都闻着这味儿好几天吃不好睡不香了,乾清宫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汗阿玛这是真要放弃他了吗?
原本胤礽并不觉得,自己默认赫舍里的钉子对昭元贵妃下手一事有错。
生在宫里,长在宫里的,不管主子还是奴才,都明白一个道理。
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他也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储君的地位不动摇而已。
不管被逼着认错,还是在康熙面前痛哭流涕,抑或被打后在毓庆宫闭门思过,都不过成王败寇。
因为内务府还有凌普在,谁也不敢怠慢他,甚至伺候得只会更精心,只怕触了太子的霉头。
可这回发现毓庆宫被康熙排除在外,胤礽突然就慌了。
他甚至都顾不上被勾得咕噜咕噜直叫的肚子,心跳快得他眼前一阵阵发黑。
对汗阿玛来说,昭元贵妃就那么重要吗?
为什么汗阿玛不考虑一下他这个太子的难处!
他真的……不是汗阿玛心里最重要的人了吗?
三姥爷被贬,往后他该怎么办??
无数问题在胤礽脑海中疯狂呼啸,叫他夜不能寐。
当天夜里胤礽就病倒了。
康熙原本正仔细看福全从北蒙那边送回来的战报,得知毓庆宫请了太医后,到底还是心疼这个从襁褓中亲手养大的儿子,立刻扔下折子往毓庆宫去。
来给胤礽看病的是陆武宁,不用康熙问,他请过安就跟康熙禀报。
“启禀皇上,太子乃是脾胃空虚,气血不足,加之忧思太过,引得风邪入体,感染了风寒,只要多用些好克化的膳食,喝几副药很快就能好。”
康熙:“……”也就是说,这病纯粹是饿出来的?
他面上立刻露出震怒之色。
“毓庆宫的奴才都是怎么伺候的?叫太子连膳都用不上?”
“来人!立刻将这起子不会伺候的奴才打入慎刑司,换一批会伺候的——”
“汗阿玛!”胤礽带着哭腔喊,打断了康熙的话。
“汗阿玛不怪他们,是儿子任性呜呜呜~”
康熙没好气地进了寝殿,“你知道自己任性还肆意妄为,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传出去叫人怎么看你这个储君?”
胤礽听康熙还愿意骂他,眼泪唰一下子就落下来了,伏在枕头上哭得声噎气堵。
“儿臣也不想啊呜呜~可延禧宫每天传出来的味儿太香了,儿臣吃不下膳房的菜啊呜呜呜~”
“先前也就罢了,这几天儿臣一睁眼就能闻到香味儿,闭上眼也还是那香味儿,就是吃不着,儿臣这个太子做着还有什么意思呜呜呜呜~”
康熙:“……这点出息!”
啾啾因为太小吃不了酸辣粉,已经在延禧宫哭过几场了,逼得方荷不得不去乾清宫吃。
闹得好些大臣们都伸长了脖子,明里暗里地打听。
康熙为了年后的盘算,暂时卖了个关子,想着等他们最馋的时候,再把东西放到除夕宫宴上,打王公大臣们一个措手不及。
没想到,还差十几天才过年呢,这里倒又馋哭了一个。
啾啾才两岁,他几岁了?
康熙都没眼看,转头问陆武宁,“他这病什么时候能好到可以食用辛辣之物?”
陆武宁沉吟片刻,躬身回话:“回皇上,太子先前挨了打,本就有些发热,怎么也得十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