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5页)

再毫无保留爱自己的孩子,她也还是最爱自己,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景嫔定定看着方荷,好一会儿,笑着点点头。

“果然是你,可若皇上再也不宠幸其他妃嫔,早晚你要面对选秀和后宫哀怨,如若我能帮你解决这个忧患,你许我郡主之位,婚嫁自由如何?”

嗯?方荷眼神闪了闪,这个本事她相信景嫔是有的。

她想的办法至今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一切都还得看康熙能不能接受。

如果景嫔也能做到,她就没必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

她坐起身,刚想细问几句,就听到外头传来昕华她们的声音。

“请万岁爷圣安!”

方荷和景嫔都顿了下,赶紧起身,往外走几步去迎。

外头开始下雪了,康熙一进门,先在门口跺跺脚去寒气,没急着往里走。

方荷和景嫔一站一蹲,给康熙请安。

康熙见景嫔在这儿,略有些诧异,“景嫔怎么过来了?”

景嫔垂着眸子恭顺回话,“回皇上,闲来无事,嫔妾过来陪贵主儿说说话解闷,刚要回承乾宫。”

“嗯,去吧。”康熙替方荷擦了擦唇角的点心沫儿。

景嫔看了方荷一眼,冲她挑挑眉,利落出了门。

康熙揽着方荷往里走:“这都快到午膳时候了,你又吃那么多,回头还能用得下午膳吗?”

方荷:“我一个吃两个补,您说呢!”

这狗东西替她擦嘴,全然没有景嫔刚才那般魅惑。

她心里有点遗憾,可惜景嫔少个物件儿,不然把康熙换成景嫔,还挺让人心动的。

康熙抚着她肚子,仔细叮嘱,“朕看《大生要旨》,言孕妇不可食太多,恐胎大难入盆,也不能吃太多容易上火的……”

听康熙念叨起来没完,方荷鼓了鼓脸儿。

好不容易止住了福乐的念叨,又来了个管家公,偏偏都是好意,她不好反驳。

听着听着方荷就开始犯困,干脆抱着康熙的腰,靠在他腿上哼哼。

“我也不想啊,可是肚儿里这个比啾啾还馋呢,我不吃它就在肚子里哭,往后最多我少食多餐好啦!”

康熙失笑,知道她不爱听,换了话题。

“你什么时候跟景嫔关系那么好了?”

她不是不喜佟家女吗?

方荷歪着脑袋仰头看他,“那皇上喜欢会说话,会哄人高兴的美人,臣妾自然也喜欢啦。”

康熙:“……”这混账内涵谁不会说话呢。

他似笑非笑捏捏方荷的脸蛋,“既然你觉得美人好,就叫景嫔多陪你说说话,朕也不必叫人将狍子肉和那几样黄金粮给你送过来了。”

嗯?

“可以送进来了吗?这都快过年了,也该吃点新鲜的了!我要我要我要!”方荷赶紧扶着他的胳膊坐起身来,满脸兴奋。

康熙不搭这话,敲敲矮几,“这不会说话的,连口新茶都不能喝?”

方荷赶紧叫昕华,“快给皇上换茶,我记得不是有新送来的六安瓜片?”

“往后都贴心些,别叫万岁爷等着,我一孕傻三年,心疼皇上而力不足,你们可不能跟着傻。”

昕华:“……是,翠姑姑马上就端过来了。”

不是主子吩咐,要皇上跟她喝一样的花露吗?

康熙被方荷逗笑了,倒也不在乎什么茶,只是想听这小狐狸说几句甜蜜话儿。

他用新换过的杯子喝了一口金银花露,到了延禧宫,他基本上都跟着方荷的口味来。

“东西已经送到太医院了,明儿个叫魏珠给你送过来。”

方荷急得恨不能立刻叫顾问行去趟太医院。

但不挨个检查个遍,她和康熙也都不放心从外头送进来的东西,万一叫人掺了什么东西可咋整。

年根子底下康熙比较忙,加上出征也耽误了许多事儿,康熙陪方荷用过午膳,没歇晌儿就回了乾清宫。

方荷也顾不得午歇,立刻去了偏殿的书房,准备先把食谱弄出来。

所谓金豆,早就在南地一些地方种植了,依着前朝的叫法,叫马铃薯,皇庄子上种了不少,一下子送了十筐进来。

金薯也是,被南地人称之为番薯和红苕,太医翻看李时珍的医学杂记,知道这东西吃多了烧心,没叫多送,只送了三筐。

倒是金米,这时候被叫作番麦。

因曾在前朝为皇家专门享用,又被叫作御蜀黍,后来流入民间也称为包谷。

医学杂记中记道这是个好东西,婴孩孕妇老人吃了都好,一下子送了二十筐进宫。

康熙令人送了一半去寿康宫,其他的都送到了延禧宫,乾清宫都没留。

方荷的小厨房是她掌管宫务后,才叫顾问行寻了个擅长做白案的太监过来,跟昕南一起做些小食,大菜都还是从膳房或者御膳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