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5/5页)

各部落元气大伤,无法支援粮草,清兵也无法继续往北,福全只能下令回师。

等福全回到博罗和屯,康熙才知道,原地驻扎的命令是跟随福全一起出兵的胤褆主张,主要是为了替自己请战功。

福全一向比较谨慎,顾忌胤褆是唯一出战的阿哥,战功也不小,便想卖胤褆个好,就同意了。

康熙就说福全虽然不算聪明,可也没这么好大喜功过。

直把康熙气得恨不能打死胤褆,更恨福全当着好些将士们的面就把这事儿说了出来。

虽然他儿子蠢,可听了他儿子话的福全就不蠢了?

问题这还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只会叫外人以为爱新觉罗氏一蠢蠢一窝。

气得康熙连骂都懒得骂,只铁青着脸宣布回銮,令福全留后继续侦查准噶尔行踪。

这回程一路上,康熙心情都不怎么好,刚出博罗和屯,就上火导致牙疼,好些天都消不下去。

御驾一行就更战战兢兢,谁也不敢轻易往御前来,倒是京城送过来的信还是不停,两日一回,越来越迫切。

信里没有直接指责昭元贵妃胆大妄为,嚣张跋扈,跟前面的信一样,满篇都是对康熙的思念和担忧,只盼他早日回朝。

但康熙从这字里行间的悲惨和欲盖弥彰替方荷解释的话,都能看得出他们的怨声载道。

原本康熙还觉得,方荷这回行事太大胆了些,回头他少不得得替她找补回来一二。

但这阵子他越看越来气。

谁给他们的胆子抱怨贵妃,他家小狐狸又没做蠢事,不过就是打了几个不懂事的吗?

果果做这些事,还不是为了护着皇嗣,为了还宫里一个安宁?

桩桩件件都是为了他,为了大清好。

这些人呢?跟福全和胤褆一个德行,自己先犯蠢,还有脸跟他哭诉。

真正胆大妄为,自作主张的,就是这群混账。

康熙带着气一口干了药汤子,冷厉的煞气伴随着药味儿在皇辇内弥漫开来。

“朕跟他们置什么气!朕看贵妃还是打轻了!”

梁九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