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5/6页)

能打破死亡悲伤的,只有新生。

有梁九功的吩咐,只用了三日,方荷吩咐做的东西就送到因为晕眩在乾清宫休息的康熙面前,寿康宫也送了一份。

康熙躺在软榻上,还不忘抓着奏折看。

本来他已定好要趁着还没打起来,再去一次江南,先稳定好后方,才能跟准噶尔开战。

可因为太皇太后大行,此事只能先作罢。

但眼看着就要盛夏,今年雨水不少,这几日已经下了好几场小雨,靳辅建好的中河和防汛工程都得部署,康熙得时刻盯着。

还有先前跟罗刹谈判的时候,因为地图不够精确,虽然和谈成功,但是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以后若是再起冲突,还会面临这种国界不明的问题。

康熙向来喜欢将所有的事情掌控在手里,能提前解决的,他绝不会拖沓。

他令人根据南怀仁绘制的世界地图,用经纬度法重新绘制大清疆域图,这其中也遇到不少问题,都得派人尽快解决……

康熙正出神呢,一错眼,就见梁九功端着个怪模怪样的托盘进来,还有个歪歪扭扭的碗,里面放着龙须糕和枣泥糕,看得人眼睛疼。

他淡淡乜梁九功一眼,“乾清宫的瓷器都被你吃了?什么东西都敢往朕面前送,撤下去!”

梁九功没听吩咐,赔着小心道:“奴才可不敢撤下去,这是九公主的孝心,要不万岁爷再仔细看看?”

听梁九功提起方荷刚生的崽,康熙到底来了点精神,撑着软枕坐起身,蹙眉看向那盘子碗。

定睛一看,才发现,托盘之所以不稳,是因为里面有两个小巧的脚印,底下还刻着格外眼熟的字迹。

「啾啾:饭要一口一口吃,人要一步一步走,不吃饭人是走不动哒,阿玛听话。」

康熙:“……”那混账给公主这是起的什么名儿?

他眼神又转向那个看起来残缺的碗,发现残缺的部分是两个小小的掌印,应该是趁着烧制之前,叫孩子印上去的。

碗沿也有一行小字——

「啾啾:又是吃饱想阿玛的一天,想喂阿玛吃甜甜,阿玛张嘴啊~」

康熙眼眶突然又有些发烫,唇角却不自觉浮现出一丝笑意。

若皇玛嬷还在,肯定也会跟他一样,想亲亲那个小崽。

如果皇玛嬷真的在天上看着,只怕要指着他的鼻子骂他,还不如刚出生的孩子懂事。

他撑着额角,揩掉眼角的湿润,捏起碗里的点心,吃了个精光。

碗并不大,不会让好几日没好好用膳的康熙积食。

再喝几口北蒙奶茶,康熙感觉身上稍微有了点力气。

他站起身来,亲自将这两样东西擦干净。

“昭妃和啾……九公主还好吗?”

梁九功看康熙吃完了点心,喜得快笑出来了,赶忙回话。

“妃主儿和小公主好得很,娘娘说要跟小公主把万岁爷少吃的饭给吃回来,等她们能出门了,才有力气好好照顾太后和万岁爷。”

“太后那里也送过去了?”康熙噙着浅笑,摸索着那小手印和小脚印,舍不得收起来。

梁九功:“奴才叫李德全送过去了,太后娘娘哭了一场,用过膳,喝了安神汤睡下了。”

康熙倒是不意外,果果想哄人的时候,能甜到人心里。

如今再加上啾啾,往后这娘俩怕是要在宫里横着走了。

他笑着摇摇头,仔细叮嘱:“这些日子朕不好过去,是怕小孩子通透,冲撞了她的魂儿,等送皇玛嬷去行宫回来,朕再去看她们。”

“再敲打敲打内务府,叫他们好好伺候着,膳房人多手杂,这些日子延禧宫的膳食都从御膳房走,不许出任何岔子。”

梁九功心想,昭妃生了个公主,又不是阿哥,又都在哭灵,哪儿还有力气针对昭妃啊。

不过他面儿上还是认真应了,就冲昭妃能叫万岁爷多吃几口东西,他也不嫌麻烦。

可令梁九功没想到的是,还真有人哭灵都不耽误长嘴干点别的。

孝庄的金棺还没送出宫呢,宫里就突然传出了九公主乃是太皇太后转世的传言,甚至很快就在各处都散播开来。

赵昌带着暗卫查过了,并不是有心之人故意散播。

“老祖宗薨逝后没过多久,昭妃娘娘便开始发作了,慈宁宫灵堂刚搭好,九公主就出生,又是生在阳气格外重的午时后,此为阴阳平衡最吉利的时辰。”

“连钦天监都说,九公主是个有大福气的,宫里人都觉得,定是老祖宗功德圆满,却又舍不下皇上和太后,用功德换了投胎转世回到主子爷和太后身边的缘分。”

“这几日宫人们都偷偷在延禧宫外念阿弥陀佛呢,私下里都说昭妃入宫前,就得大师算命说贵不可言,有这样的福分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