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6页)

慈宁宫里没有富察氏的宫人,倒是有个田嬷嬷,却也不能进殿伺候,听得没那么仔细。

“小喜子去提膳回来,田嬷嬷递消息说,老祖宗骂得挺凶,在外头都听着了,娘娘们走的时候,脸色也都没缓过来呢。”

方荷自己梳着一绺黑发,颇为遗憾地咂摸了下嘴儿。

“我还以为老祖宗说不准要叫我去慈宁宫住一阵子呢,没想到……”

翠微歪了歪脑袋,发现主子遗憾得还挺真实,恨不能扒开主子的脑袋看看她在想什么。

“您还恨不能挨老祖宗一顿骂才好?”这多少是有点毛病。

方荷微微叹了口气,没多说什么。

她可能不懂宫里的生存规则,但上辈子工作那么多年,她很了解职场规则。

不患寡而患不均。

康熙来头所殿来得勤,如果董事长觉得不好,现在就开骂,好歹证明她信任方荷,有心矫正回来。

越是不骂,憋着攒着,等到变成问题不得不解决的时候,她就是待处理的员工,随时可能辞退的那种。

上辈子被辞退,最多就是没工资,这里被辞退,要么家庙,要么是个死。

可叫她把康熙推到别人那里去……康熙自己爱去哪儿去哪儿,她做不了拉皮条的老鸨。

别人受宠也不会给她好处,她就图腻歪自个儿吗?

最多……闭门谢客呗。

到了晚上,康熙忙完政务,溜溜达达从乾清宫过来。

前日刚下过雪,正好赏赏雪景了。

可还没走到头所殿门前,他就顿住了脚步。

“梁九功,你过去看看,头所殿的宫灯是不是坏了。”康熙面无表情吩咐。

梁九功头皮立马就开始发麻,就是承乾宫的宫灯坏了,也不会坏头所殿的啊!

谁不知道这阵子皇上天天来,前脚坏了,后脚内务府保管就屁颠屁颠给送过来。

他心里叫着苦行至门前,丝毫不意外看到被熄灭的羊皮宫灯好好的,只是没点燃。

宫门也关得紧紧的。

只门外站着小太监陈顺,看见御驾过来,哆哆嗦嗦跪下了。

不是冻的,是被自己要说的话吓的。

等康熙行至跟前,陈顺抖着嗓子轻声道:“启禀万,万岁爷,主子说自个儿今天腰不舒服,早早就睡下了。”

“主子还说……听不得嘈杂动静,叫把门关上,等她睡醒了再开。”

康熙心下哂笑,往她腚上拍巴掌都醒不过来,她能听见什么嘈杂动静?

梁九功和后头跟着的李德全,还有齐三福他们都跟着跪下了。

宫里就从来没有宫妃将皇上拒之门外的先例,没人敢这么打皇上的脸。

他们都怕皇上突然大发雷霆,反正昭嫔这觉是甭想好好睡了,别说腰不舒服,就是爬都得爬出来……

“不是说雨花阁院儿里的梅花开得不错?”康熙淡淡开口,“过去瞧瞧。”

梁九功愣了一下,接着便抹掉额头上冷汗赶忙应是。

“奴才这就喊轿辇过来。”

皇辇迅速又悄无声息地过来,绕过头所殿往雨花阁那边拐,没引起任何人注意。

瞧着倒像是康熙晚膳后,特地去雨花阁赏花似的。

过了这一晚,康熙就不再直接往头所殿去了。

他吩咐梁九功,“你先去瞧瞧头所殿的宫灯亮不亮,要是亮了再回来禀报。”

经此一事,梁九功是彻底服头所殿那祖宗了。

她到底给皇上下了什么迷魂药,才把过去格外注重规矩的主子爷给弄得如此五迷三道??

一直到小年为止,四十多天的时间里,头所殿的宫灯总共亮了不到一半的时候。

康熙一点都没生气,甚至每回从头所殿出来,心情还都特别好。

至于不点宫灯的理由……康熙想知道的消息就没有不知道的,自也听说了慈宁宫里皇玛嬷大发雷霆的事儿。

其实方荷就算不灭宫灯,临近年底他也不能一直去她那儿。

有子嗣的妃嫔,还有跟前朝有关系的妃嫔,尤其是家人在外地当官的,都得去加以安抚。

但她灭了宫灯,回头敞开大门伺候他的时候,总会格外讨巧一些。

那小嘴儿比果子还甜,直叫人欲罢不能,他乐得隐下这桩不提。

方荷去慈宁宫请安的时候,许是妃嫔们都被孝庄那番训斥给吓着了,除了隐晦地阴阳怪气一番,也不敢再说别的。

她就当这事儿过去了,高高兴兴准备过年。

可在除夕宫宴之前,孝庄却叫人把方荷请到慈宁宫,一进门就叫方荷跪下,表情疏淡。

“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吗?”

方荷摸不着头脑,难道是算后账?

可当着孝庄这个老狐狸中的老狐狸,她也不敢在枪口上逗趣儿,只老实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