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翟国一加入战场,便以碾压之姿取得了一场大胜。

大燕以象兵闻名,只要战场合适,能让象兵发挥出力量,那么便会无往不利。

当初在攻谭之战没有派出象兵,是因为西北气候干旱,根本没有办法让大象适应那边的气候。而攻打梁国只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短暂地使用了象兵,等后面天气冷了,象兵无法适应严寒的冬天,于是他们就撤回了中原偏南的地区。

翟国与大燕交战的战场恰好是一片起伏不那么大的丘陵,而且西南天气湿润温和,正好是象兵的施展力量之地。

然而在大燕派出了大批象兵进攻翟国军队之后,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

翟国军中发出了一声嘹亮的象鸣,随后大燕军中的象兵集体暴动,竟然挣脱了束缚,将獠牙对准了驯养自己的燕军。

白森森的象牙将一个个士兵高高抛起来,然后让他们重重地摔到地上,那些捆绑着它们的战车被它们联合推翻,驯象师被甩翻在了地上。

站在阵型最前端的象兵发生暴乱,所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几乎只是一瞬间的工夫,燕军的阵型就被冲散,而且还是被自己驯养的象兵冲散的。

后方的将士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只看到前方的将士竟然在惊恐地往回跑,二者相撞造成了巨大的骚乱。

翟国军队就是在这个时候突入战场,将燕军横扫,此战共出动了十五万燕军,翟国则出动士兵十二万。

十二万对十五万,翟国大获全胜。

不仅将燕军的粮草全部缴获,而且他们驯养了数年的大象也被翟国驯服。

消息传回姬麟这边,他脸色苍白。

接触过许多妖的他,内心很快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他觉得那些像象兵之所以会叛变,是因为有一只成了精的象妖在指挥着它们。象兵如果不能发挥作用,反而会成为翟国攻打大燕的助力,那么大燕就相当于自断一臂,失去了最大的依仗。

大象虽然能吃,但是在攻城、攀爬城墙、冲锋以及在运输粮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在这些优势全都要不见了。

姬麟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因为他知道大象的象甲已经不能抵挡武国的新式火器,传回来的情报触目惊心。

大象那么大的东西,只会成为明显的靶子。但是他没想到给大燕的象征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居然不是武国,而是翟国。

大燕真的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

开战以来,姬麟使出浑身解数,聚集了百万兵马,现在这些兵马已经消耗大半。

而剩下的这些兵马,更是要抵抗多国联军分散在大燕各处,在翟国影响那一场大胜之后,他手头能够指挥得动的兵马只剩下十多万……

十多万……

就算再怎么消耗,也只是在苟延残喘罢了,气数已尽……气数已尽……

另一份战报上,赵国和郑国合围宋国军,他们暂时没有抽出手来对付大燕。

而诡异的就是赵国突然放缓了对宋国的攻势,与此同时,却有一则谣言在宋国中流传,流言愈演愈烈,还跨到了前线交战的宋国军中……流言说,宋王早已被妖党控制,主持发兵攻打大燕,是为了报复人族。

这还没完,郑国那边也有情况。

郑王郑潇突然离世,疑似被人暗害,而郑国上下对此三缄其口,过了一段时间才突然宣布——郑王死于妖党的谋害!

紧接着,一个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面冒出来的十九公子郑留登上了郑王之位了。

此人登上郑王之位的方式也非常奇怪,首先在前线军中被拥立,然后兵马大元帅兼护国将军彭文思一张奏折发回渠阳,公开对郑国朝臣宣布,她要奉郑留为郑王。

原本讨论新王人选讨论得热火朝天的郑国朝臣一下子偃旗息鼓了。

郑国宗室对这件事情非常有意见,中国的朝堂众臣也是摸不着头脑,接着他们开始指责彭文思有谋逆的嫌疑,拥立新君是为了行挟天子令诸侯之举。

还有些人以怀柔之策道:“应当将十九公子郑留送回渠阳继位。”

至于这位十九公子回到了都城之后到底能不能继位,又或者能不能在权力倾轧中活下来,这都是不确定的。

面对众多朝臣的指责,前线郑国军稳如泰山。

彭文思道:“正因为渠阳暗藏妖党,所以郑王才会被无故谋害,新王在郑国军中,当由我等护佑,不诛杀天下妖党,人族永无宁日!尔等若以谋逆为名不为我军供给粮草,便是与妖孽同党!”

一出出好戏接连上演,乱象频出。

而在如此乱象中,武王竟然发来了一封亲笔国书,直接对十九公子郑留道喜,恭喜他继任郑王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