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第2/3页)
彭文思面上也显出了忧虑之色,并没有立刻回答。
过了一会儿,她慢慢看向了郑留。
郑留眉头一挑,心中浮现出了几分猜测,好像也明白师姐的打算了……
“事到如今,还是不要隐瞒身份了。”彭文思微笑道,“对他们亮明身份吧,公子。”
郑留越众而出,面对营帐诸将道:“我名郑留,先王所生的十九公子。”
众将士大吃一惊。
刘璋连忙道:“公子身份如此贵重,怎好亲临前线?实在是太危险了!”
郑留道:“众将士在前线拼杀,本公子怎好稳坐后方?自当为国效力!”
“郑留公子为了磨炼自己,不允许我对外透露他的身份,只以普通将士自居,平日里也从无特权,诸位应当能感受到。”彭文思用温文尔雅的嗓音道,“这三年来,将军赵存能力如何,想必大家都看在眼里。”
刘璋吃惊地打量着郑留,拱手道:“公子有如此觉悟,末将实在佩服!”
在宫里就算再怎么不受宠,那也是个公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上前线真的挺吃苦的,尤其是前年出现过一次粮草不足,上至将军下至士兵,每天都只吃一顿饭,幸好后方粮草补给及时送到才不至于饿死人。
那时候刘璋就对“赵存”颇为照顾,主要是可怜对方年少参军。本以为对方只是个出身落寞家族的普通将士,因为会识字人又聪明才被元帅带在身边,没想到身份竟有这般隐情。
刘璋是真没看出来郑留身份贵重,因为对方事事都亲力亲为,甚至熬夜处理军务。
有些将军身边会专门配备勤务兵,但是郑留身边就没有,他自己打饭自己烧水,过得和普通将士没什么区别。
郑留还不止一次上过战场,去年亲自率领骑兵冲锋,击垮了燕军的一支步兵军团,一时声名大噪。
今日身份曝光,刘璋等人一下子对郑留产生了钦佩之心。
刘璋忽然觉得自己已经察觉到了元帅的心思。
郑王郑潇,起先几年他觉得对方才能庸碌,结果郑潇在位的最后几年做得其实还算不错,虽然因为战争,国力衰落之势不可阻挡,但是比刘璋预料中要好太多了。
今日郑潇及其过继的两名后代悉数被害,王位传到谁手上,便成了一个难题。
郑潇其实有几个年龄比较大的同胞亲人,但是她早年对他们打压比较狠,这些人不是死了就是残了,或者装疯卖傻了。
让这些人当郑国的新任君主,刘璋觉得不合适。
然而今日再一看郑留,不仅年轻,而且还有能力,处事不惊还能上战场,这不就是完美的君主人选吗?
不过郑留还是有一个缺陷的,那就是他没有政治资本。他母家何止是名声不显,根本就是查无此人,而因为一直在战场上,没有接触过朝堂,根本没有多少朝臣知道郑留的存在,谁会支持他登上王位?
不过要是有护国将军彭文思的支持,那么一切都不成问题。
因为彭文思手里面握着兵权,这就是最大的支持。
但凡对方一纸书信发回渠阳,提议郑留是新君人选,那么整个宿阳的朝臣都要掂量掂量。
“元帅的意思是……”刘璋想要从彭文思口中听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郑留公子,堪为新君。”彭文思目光沉静,“论品德,他与众将士同甘共苦,论才能,更是屡屡立下军功。对外不缺乏决断,对内也不失仁慈,更知晓国家之难,如此德才兼备,自然该当郑王之位。”
刘璋又去看郑留,见对方脸上一派从容,既没有欣喜,也没有忐忑。
他对郑留的评价不禁更高了。
郑留今年已经满十八岁了。
在郑国之中,他作为郑国公子就如同隐形人。前世的时候是因为郑潇刻意打压,所以他名声不显。
而今生,是他出于种种考虑把自己给隐藏了起来。朝堂上的臣子还以为郑留公子依然在王宫之中勤学苦读,因为出生的时间太靠后,也根本没有多少朝臣记得他的存在。
“那宗室的那边……”刘璋有些忐忑,“会同意吗?”
刘璋身后有一个军师模样打扮的人也低声道:“公子现在不在渠阳,而是在军中,这是优势也是劣势,除非公子立刻赶回渠阳登位,否则这王位恐怕会旁落他人之手……”
“不,我不回渠阳。”郑留平静地否决了这个提议,“如今正是战事关键时刻,我不放心离开。回到郑国立刻登位或许能让我郑王的位置坐得更稳,可是当务之急是征讨大燕,诛杀妖党。”
彭文思出声道:“本将军已经与公子商议过了,我等在郑国军中拥立公子为郑王,待我等凯旋,渠阳当然应当大开城门,迎接郑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