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第2/3页)

孔朔仔仔细细地检查了阵法,最后得出结论,这个阵仍然能用,但是所需要的祭品需要好好斟酌。

虽然阵法因岁月悠久有些残缺,许多深奥的地方哪怕是孔朔也不能完全参透,但是在研究了此地刻画的所有阵法符文之后,他发现如果要启动大阵,祭品不是牛羊牲畜,而是人牲。

人族在蛮荒时代会使用人牲,不过进入上古时期后,人们民智开化,祭祀的时候不再用人牲作为祭品。圣人所刻画的阵法选取人牲为祭,这种情况甚为罕见。

联想到圣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孔朔心中不无嘲讽地想,既然圣人的后代承担着看守天柱的重任,那么启动乾坤逆转大阵的祭品,不会就是他们自己的后代吧?

不是没有可能,应当说这是极有可能的!

孔朔产生了立刻抓一个人过来试试的想法,但是他不能那么鲁莽。

因为此刻在这里的只是一具傀儡身,傀儡身之中盛放的只是一缕灵识而已,如果要启动乾坤逆转大阵,把魂魄送回过去,那么所需的得是本体的魂魄。

他需要让自己的本体站在祭台上,这才能把自己送回过去。

想到这里,孔朔不禁陷入了犹豫。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一是舍弃白蛟腹部的身体,把魂魄给完全迁移到自己的再生之体中,然后来启动乾坤逆转大阵。二是继续和白皎争夺身体,拼上一把。

孔朔没多久就思考出了结果,为什么非要二选一呢?当然是两个选择都要抓住了。

可以让自己的再生之体留在郑国这边,随时准备启动乾坤逆转大阵。万一他真的压制不住白皎了,这个大阵就是后手。

但是大阵的阵线毕竟是残缺的,最好修补一番,以免在启动大阵的过程中出点什么岔子,还有祭品也要提前选好,不能临到头来再去抓。

要是大阵可以提前试一试就好了,然而他不能,这种逆天大阵,通常只会有一次启动机会。

孔朔就像见到了金山银山,恨不得直接住进地宫之中守着大阵,免得它出现差错。

他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把整个大阵给走了个遍,记下每一处阵法的阵线位置,甚至在想,如果不能在郑国地宫施展大阵,可不可以在外面刻一个一模一样的大阵?

孔朔在仔细研究之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大阵和天柱是连在一起的,借助九个天柱之力,才可以完成乾坤逆转阴阳颠倒,换了一个地点就没有办法借用天柱之力,就算记下了阵线也没有什么作用。

孔朔万分遗憾,转而开始琢磨挑选什么祭品。

由于阵线的关键节点有些残缺,孔朔下意识觉得有点不对劲。

乾坤逆转大阵,是逆转阴阳的阵法,祭品与受祭之人所处的位置也对应了阴阳,既然同属阴阳,彼此关系交缠,那么大阵会不会把祭品的魂魄也给送回过去?

孔朔研究了半天没能参悟明白。

但既然想到了这种可能性,他就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首先祭品得是郑国王族的人,其次,此人不能太引人注目。

以及在把祭品弄到手之后,得保证祭品活着,关键的时候献祭。

郑国宗室人口数千,有许多人都已经被除宗了,混得不好的就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讨生活,没有必要抓王的直系血亲,抓这些旁支的也是一样的,毕竟祖上都是圣人后代,其实没什么差别。

孔朔在求生这件事情上总是格外有动力,不出几日,他就已经挑选了祭品对象。

那是一个幼童,才三四岁的样子,虽然姓郑,也在渠阳生活,但是已经被除宗三代,家境没落,如今在城中靠着祖辈留下来的铺子做生意过活。

这孩子每天都在街头巷尾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由于生活的地方靠近王城,再加上和王族沾亲带故,所以此地没什么乞丐,治安也很好。

孔朔观察了几天,随身带好蒙汗药,来到了这条街巷。

年纪小的孩子不懂得事理,话都不太能说囫囵,如果这样的孩子魂魄也被送回了过去,那么他说的话有谁会信?说不定会当成自己的一场噩梦吧。

孔朔自觉万无一失。

在那小男孩在门口晃悠的时候,他的家人也进到店铺里面去忙活了,孔朔面无表情地走过去蹲下身,用沾了蒙汗药的手帕捂住那个孩子的脸,孩子当即晕了过去。

他站起身,平静地把孩子抱了起来,不慌不忙地从街巷离开了,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等孩子的家人回过神来,人已经不见了。

街头巷尾嘈杂声一片,整个巷子的人都出来寻人,而孔朔早就不见了踪影。

……

又一次接到商悯消息的那一刻,苟忘凡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