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镇妖大鼎被抬进朝鹿城那天, 城中的积雪已经在融化了,房檐边上的冰溜子正在滴滴嗒嗒往下滴水,天气有些阴冷, 地面一片湿寒。
穿着黑色铠甲的军队列队道路两旁维持秩序,百姓们来到街道两旁,乌泱泱一大片人, 连街道两边的酒楼饭馆上也站满了人,大家伸长了脖子等待运输着镇妖大鼎的车驾驶来。
田柯带着自己的两个学生, 被梁茂领着走上了一处官府的楼,远离了拥挤的人群, 视野十分开阔。
他们这是被额外对待了,在众多来投武的人中,田柯三人也是难得的人才。田柯也看出梁茂很希望他留在武国, 但是他的心乱了, 一时间不能给出答案。
没过多久,有四匹马合力拉着的巨大车驾出现在了道路尽头。
一尊造型古朴的青铜大鼎被安置在车架上, 还有铁索绑着大鼎, 将大鼎牢牢地束缚在马车上。
人们议论纷纷:“妖呢?妖是不是就在大鼎里?”
这时一名灵官打扮的官员出现在车驾上,他侧身面对大鼎,手中手持一桃木长杆,屏住呼吸对着大鼎狠狠一敲。
“铛——”
金铁震颤之声响彻街道。
妖魔嚎叫之声从大鼎中溢出。
虚幻的妖魂从大鼎上方的口子里中钻了出来, 一共十只形态各异的妖魔像花盆里生长的植物一样从鼎中冒了出来,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挣脱束缚着他们的“盆”。
它们只能哀叫着,用力挣扎着,像被风筝线牢牢牵引的风筝, 无法挣脱镣铐的囚犯。
凄厉的声音使每一个听到妖魔嘶叫的人脸色发白,更有甚者晕了过去, 街头巷尾人声鼎沸,一片哗然。人们激烈地说着什么着,有些面带恐惧,有些跃跃欲试。
灵官举着扩音的喇叭在车架上高声喊:“妖魔强大,然不足为惧!武国能将其活捉,就能将之战胜!妖魔最惧人气,我武国人万众一心,何愁不能诛妖除魔!”
言罢,他手中的桃木长杆又一次狠狠敲击青铜大鼎,又是铛的一声清鸣。
镇妖鼎的力量被激发,无形的束缚力扩散开,将那被释放出来的十条妖魔的魂魄重新吸进鼎中。
大鼎归于寂静,四周的人也跟着一静。
“武国能捉妖除魔,是因为王上苦读古籍研究上古秘法。捉妖全策下发全国,人人皆可学,人人皆可读!”
嘹亮的呼喝声中,下方百姓密密麻麻的议论声也随之响起,连成了一片,像是嗡鸣的蜂群,也像是连绵不绝的涛声,一浪高过一浪。
田柯听不清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但是他能够想象到,也能够从下方那些人的表情中看出来。
无非是“武王千岁”和“武国千秋”。
治理国家的功绩属于武王,治理雪灾的勤政之策也是出自武王,捉妖除魔破除人心迷障的还是武王。
燕皇呢?武国已成天子脚下,可是这里的人眼中从来没有皇帝。因为皇帝不治理他们的国,没有操心他们遭受的灾,更没有帮他们武国除妖。
田柯信守道义,忠君爱国已刻入他的骨血之中。在大燕的国土生活时,他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他到了另一片国土,这里生活着一群跟他相似又不同的人。
若要让民众遵守忠义之道,则要君主施以仁政。
燕皇是天下共主,众多诸侯的君,可是他的手没有办法伸到诸侯的国中,诸侯是皇帝的臣,然而他们的民不是皇帝的民。
武国人未沐浴皇恩,受燕皇教化,眼中怎么会有燕皇呢?
田柯眼前阵阵发黑,身体一晃,险些瘫倒。
墨翎眼疾手快扶住了他,梁茂也从刚刚亲眼看到妖的震撼中回过神,赶紧关切地把他搀扶到了座椅上。
“田师怎么了?可要叫医者来?”他说着就要去外头叫人请医。
田柯摇摇头,喘了口气儿说:“我没事,就是有一口气上不来了,喘出来就好了。”
梁茂仔细看着他的表情,确实他确实没有大碍,这才放下了心。
墨翎轻拍着老师的后背,和隋衍交换了一个眼神。
在老师身边生活多年,他们知道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脾气,来到武国之后,经历的种种事情对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武王把自己的国治理得一团糟,加之武王挟天子令诸侯,田柯便能毫无顾忌地斥骂武王乱臣贼子奸邪无道。可是武王不敬燕皇的同时还把武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那她到底算是乱臣贼子,还是德政仁君?
田柯缓了一会儿,缓过来了。
从他们所在的木楼向外望,正好可以看见武国的王宫。那里居住着武王,也居住着燕皇。
宫殿的规模是王侯该有的规模,没有经过扩建,礼制也不逾矩,田柯年轻的时候去过一次郑国,见过郑国的王宫。南方富庶,君主贪图享乐者居多,郑国的王宫堪称金碧辉煌,奢靡程度不输宿阳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