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这个时代车马交通缓慢, 传递个消息起码要数日,不是所有的消息都需要八百里加急,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信鹰传递。
商悯举行祭天大典数日以后, 各国才逐渐收到消息。
武国周边小国受大国庇护,纷纷送上国书表示庆贺和顺服,这几天商悯的桌案都被这些小国的国书塞满了。
六强国中最先得知消息的是梁国, 因为距离比较近,一道送去的还有武国的国书。
梁王姬桓愣愣地看着这国书, 暗道一声好家伙。
连忙让内侍去请来幕僚吴英。
“吴大师,你看这国书……”周围没有旁人, 梁王便也不装了,直接摆出了恭顺谦虚的样子。
吴英接过国书瞅了两眼,感觉这个国书好像有点长, 以往新王登基送来的国书大概也就四五行字, 字儿越短事儿越大。
他扫了一眼开头,看到新王登基也不怎么意外。
梁国前段时间就已经收到武王商溯离世的消息, 这消息已经通传各国, 连宿阳也已经知道了,对方推举新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继承王位的人是商悯,这位公主不是在西北战场失踪了吗?也许是又回到了武国……可惜了,还以为最后登位的会是商泓。
国书上前半部分内容是很平常的, 大意就是讲我们武国的新王已经正式举行祭天大典登基了,希望能够和两国继续保持良好的邦交关系。
然而看到后半部分内容,吴英打了个激灵……什么燕皇归武,什么武国正统, 最后还大言不惭写所有的诸侯国应当向燕皇陛下纳贡,宿阳那个姬麟是乱臣贼子, 妖党扶持,是彻头彻尾的伪皇……
吴英无法保持镇定了,看到最后已经眼角抽搐,惊恐万分。
然而他刚想放下国书,梁王就提醒:“吴大师,后面还有一折你没看。”
吴英震惊地低下头,将国书向后展开,果然还有一折。
看完最后一折上的内容,他两眼一翻,差一点就晕过去了。
上面竟然直接写皇太后谭闻秋是妖!
吴英猛抬头看向梁王,梁王一看到他目光移过来,不禁垂下头眼观鼻鼻观心。
因为梁王在之前一直不知道皇太后是妖,不过他确实知道有妖藏在皇帝身边,只是不确定是哪一个。
……其实也还好。吴英深呼吸一口气。
皇太后身份曝光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殿下已经转移了巢穴。
这件事情吴英其实并没有接到直接的通知,他只是接到殿下传讯,让他稍安勿躁,然后没两天他就收到了皇太后离世,姬麟众望所归登基的消息。
那时吴英就知道,殿下似乎在和敌人的争锋中处于劣势,不得不舍弃身份重新谋划了。
不过吴英并不慌张,在他看来,能杀了殿下的人根本就不存在。既然他们杀不了殿下,那么殿下就立于不败之地。
殿下没有告诉吴英她会转移到哪里,吴英也很识趣,并不追问。
反正殿下想让他知道的话,他自然会知道的。
但是皇太后身份曝光,这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姬麟已经是短短半年内换的第三个皇帝了……大燕风雨飘摇,随着姬麟的登基,皇帝的威信彻底降到了谷底。
除了占据名义之外,姬麟这个皇帝一无所有,今后诸侯国是否还会朝拜他,是否还会向大燕纳贡?不得而知。
不过诸侯们不向大燕纳贡,更不可能向武国纳贡。
他们内心的野心已经像野火一样滋长了起来,再也无法压制,无法掩饰。
天下二主,标志着这座王朝已经彻底走向分裂,从此诸侯们找到了借口,他们既可以不用再对上头的皇帝称臣,也可以指责武国挟天子令诸侯。
各自为战,就在今朝。
……
“你说新武王已经顺利登位了,当真?”谭桢欣喜转身。
“是,国书还未送到,是武国送来了武王亲笔的书信。”
谭桢匆忙拿过书信,一打开便露出微笑,上面的字迹很是熟悉,确实是商悯的字迹。上面没写什么文绉绉的话,只是非常简短地讲了一下大致情况,末了写了一句大白话:“今后我就是武王了。你也要保重身体。”
信的末尾居然还画了个笑脸。
谭桢笑出声,心情愉悦。商悯一向成熟,很少显露孩子心性,这封信与其说是什么武王亲笔,倒不如说是朋友间的书信,对方的确把她当成朋友。
近日接二连三传来好消息,先是西北燕军哗变,说是底下的士兵粮食不够吃,顶头的将军却天天大口吃肉,宰杀抢到的牛羊和马匹骆驼,吃也就罢了,居然不向下施恩,于是士兵们产生了不满。
营地中先是爆发了口角争端,接着产生了聚众斗殴,又过了一日,就变成了大规模械斗,最后演变为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