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商悯, 从来没有在他面前说过谎。

听完这些话的下一刻,郑留就相信了她的话。

但是他心中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解答……

然而先于疑问脱口而出的,是怨怒。

“你认为我会帮你?”郑留竭尽全力克制着语气, 挡开她搭在他肩膀上的手臂,后退一步,离开了阵眼, 而商悯并未阻止。

“在我们二人决裂,你扬言要杀我之后……在武国军踏破郑国国门之后, 你觉得我会帮你?”

可即便尽力克制,他语气中还是忍不住泄露出了咬牙切齿的意味。

“你还当我是大学宫里的小师弟?还是你把我当成了可以任意驱使的败者……你以为我是谁?我不是谭桢, 她国破家亡到你手下还对你感恩戴德,我是郑王!郑国是我的国土!”

他指着脚下的大阵,“你留我一命, 其实是要让我去死吗?”

商悯触及他的眼神, 好像忽然间醒悟了什么,在他的话语中发觉到了一点从前没有察觉到的事情, 这让她表情微妙了起来, 竟然隔了一会儿没有说话。

郑留也意识到她神情不对,他眼帘一下子垂了下来,好半晌没有动作。

“当初是我反应太激烈,让你伤心了。”

她突然说。

郑留浑身一震, 不料她竟然能说出这样一句话。

郑、梁、燕合围武国军,联军由苏归统领,武王亲自率兵应战。

等郑留在大学宫听到消息的时候,这场大战还没有确切的结果, 只是听说武王在混战中失踪了。战事刚起,郑留便急于归郑, 可是郑潇掌权,并未下发调令,他不能偷偷归国。

他看出师姐因为这波及多国的大战寝食不安,以为是她家乡遭遇战乱,这才如此焦急。

后来归国,郑留才知道武王已经和苏归同归于尽。

虽然武王身死,可是联军同样遭受重大打击,右相赵素尘与忠顺公商泓一文一武共掌大权,战事暂时停歇了……再之后,才是商悯归国。

“当初师弟不过是不受重视的公子,对于国内政事无权插手,也无从知晓。我父亲的死不关你的事,我知道这一点。”

商悯目光沉重,声音平和,兵戈杀气和说一不二的姿态短暂地从她身上消失。

“可父亲的死,与郑国有关。武国必灭郑国,你作为郑王,不能置身事外。我说过了,今后相见,只能是敌人。”

这个道理郑留怎么会不懂?

他心底燃烧着一团暗火。既不肯向商悯俯首称臣,又不肯放弃郑王之位。他的性情商悯知道得一清二楚,身为公子,他回国必会夺权,商悯甚至也相信,以他的实力迟早能掌握郑国,如此,他们对上是迟早的事。

长痛不如短痛,她选择与他决裂。

某种程度上,商悯选择决裂是对郑留的一种认可。

她清楚,她没有理由劝郑留不追逐权力,因为追逐权力是人的本能。她欣赏这一点,也从不觉得自己应该剥夺郑留本该拥有的“权力”。

她看得太清楚……然而那时的郑留没有看清楚。

或者说他看清楚了,但是没有做到像商悯那样果断,还是抱着旧日的感情不肯撒手。之后回到郑国的每一天,攫取权力的每一刻,郑留都无比清楚地知道,他离与商悯互相残杀的日子……又近了一点。

人不能什么都占全。

有了权力就没有感情,有了感情就要放弃权力。郑留想两个都要,可是现实告诉他,这不可能。

“为什么,对我道歉。”郑留从混乱的思绪中拼凑出一句完整的话语,“是想说服我,让我献祭大阵吗?”

“不是。”商悯表情有些复杂,“就是在陈述事实。可能……的确是我太果断……我不认为我错了,但,大概是我想错了,因为那时候我们都太年轻……面对很多事情都难以周全,也看不清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其实他们现在也很年轻,两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站在了此世的权力之巅,可也被逼进了绝路之中。

离开大学宫时,他们都还是十几岁的孩子。

郑留沉默下来,心底燃烧的暗火正在渐渐失去助燃的柴薪……

“我从未看轻你。”商悯低声道,“只是我一开始就想清了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以为,你也能想清。”

郑留唯有苦笑。

她没有看轻他,也没有看清他。

“师弟,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商悯道,“事先声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看轻你的意思。”

“问。”郑留抿唇。

“假如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倘若我先对你说出招揽的话,‘武郑战事已起,我为武王之女,当继承王位,你能否来武国,辅佐我’……”商悯慢慢道,“你会答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