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商悯拿着腰牌一出宫就直奔柳府。

柳怀信位高权重, 府邸在宿阳内城,距离挺近,就是处于闹市区, 不太能避开人。

妖出宫没必要带腰牌,但是出门在外总不能一直是妖形,还得是人形行事方便。人形出门在外不慎被别人看到了也是个麻烦事, 所以需要用腰牌在宫门记档上留个底。

要是搁在以前,妖出入皇宫当然不需要如此小心, 注意隐藏行迹就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底层民众不知有妖, 朝廷官员还有阖宫的宫女太监可是个个都知道。

上下惶恐,流言四起,人人自危。

这个巨大的国家在流言之下勉力运转, 谭闻秋以皇后之名召见皇族几位德高望重之人和朝堂重臣商讨对策, 其中就有长阳君和柳怀信。

众人一致商定对下隐瞒消息,哪怕不能一直瞒, 也得能瞒多久瞒多久。

百姓知晓, 则会民心动荡,民心动荡则社稷不稳。倘若大燕倒了,依附大燕尊享荣华的宗室成员和贵族世家会有何等下场?

至于是否告知众多诸侯国,众人另有一番争论。

谭闻秋心里清楚, 这消息在众诸侯那里根本瞒不了多久,或者说,这根本就是瞒不住的。

各个诸侯国在宿阳的情报网从何而来?仅仅是依靠安插在各处的大小细作输送情报吗?并非全然如此。

就算把大小细作全部揪出,还有人的嘴是堵不上的。各国联姻已成常态, 皇帝的后宫里面就有来自各个诸侯国的妃嫔,这些妃嫔在各自的国家都有父母亲族。

众多大臣也有诸侯国出身入宿阳为官的, 大臣的亲眷也有他国人。

既有母国和亲族,便会有立场偏向,如此大事,他们怎么可能不向自己的故国传递消息?

若不将寿宴上的事情传递至各诸侯王,便会显得宿阳这边心中有鬼,有意隐瞒。

如此,那些狼子野心的诸侯王,就更有借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派出兵马了。

商悯得到假寐术后,一直以来紧绷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休息,略微迟滞的大脑再次加速运转。

在前往柳府的间隙,她飞速地将这几日宿阳的民间、朝堂,以及大燕宗室的反应和应对之策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百姓无知,除皇帝驾崩的大事引起议论外倒还好,是以一如既往,只是又要服国丧了。

朝堂大臣与大燕宗室站在一条线上,对策是下瞒百姓、上稳诸侯,对内搜查妖邪,力求保住大燕江山和自身的荣华富贵。

商悯刚一整理好思路,便发现了需要格外关注的点——妖族的应对。

谭闻秋不愿舍弃自己的身份,这是一定的。她输了一筹,更加小心谨慎,可是这不代表她会在后续的应对中软弱龟缩。

所以谭闻秋调离了胡千面涂玉安师徒,在白小满背上贴了感知方位的鳞片,还增强了保密意识,不让地位低的小妖知道不该知道的事情。

商悯有理由相信胡千面和涂玉安背上也贴了谭闻秋的鳞片,幸好她曾嘱咐敛雨客远远观察胡涂二妖,别出手。

往白小满身上贴鳞片,除了保护安全外,恐怕也有想利用他钓鱼的心思,要是敛雨客像袭击小蛮那样来袭击白小满,谭闻秋就能知道。

若她能第一时间觉察,一来可以及时救援,二来,可以知晓敛雨客动向。

“谭闻秋想亲自对付敛雨客?”

商悯得出推测,轻吸了一口气。

敛雨客的存在,实在让谭闻秋如鲠在喉如芒刺背。

行踪不定,实力强大,实乃劲敌。

盗蛊的是敛雨客,给皇帝喂蛊的是子邺,这是谭闻秋通过审问得出的结论,也是商悯和子邺料定的她会得出的结论。

商悯代入谭闻秋的角度思考,结合自己知道的妖的情报,想象如果她是谭闻秋,会怎么做,又会如何安排手下妖的动向,舍谁保谁,如何诱使敛雨客暴露行迹。

若要舍,先舍小妖。

可是小妖分量不够,敛雨客不一定会向他们动手。如果小妖分量不够,那就要换一个足够大的饵。

木成舟会炼丹,有大用,不可舍。谢擎任守门大将职位,不可舍。苟忘凡乃当朝太尉,身份贵重,在军中威望极强,若不慎暴露妖族身份会给大燕带来致命重创,绝对不可舍。

剩下的高位大妖,还有一个白珠儿。

白珠儿会炼蛊,对谭闻秋有大用,理论上也是不可舍弃的。

可是,白珠儿的存在已是明牌。

敛雨客既然能从岐黄院盗走蚀心蛊,就说明他知道这儿有问题,不需要太多思考就能得出院首白珠儿也有问题的推论。

他必然已经知道白珠儿是妖。

若是舍弃白珠儿为饵,倒是顺理成章。

但是这仍旧不一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