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6/9页)
她没留给旁人思考和问话的时间就扯着王善隐入人群,夜色昏暗,他们的身影藏得很好,没有任何人发现。
王善也知道此事不同寻常,没怎么反抗就带着商悯找到了孙映。
商悯探头凑到孙映身侧,假装跟她一起推车,实际上暗中传音道:“阁下,燕军护卫粮草队伍,谭军必不能顺利得手了,我等何不早作打算?”
“你不是只在意你们的公主吗?怎么突然又要掺和此事?”孙映目不斜视。
“我请示了上头,上头的意思是,可尽力相助。公主自有旁人去救,没了我,也不算什么大事。”商悯低声道,“更何况,谭军和燕军一打起来,我是必不可能见到公主了,既然混了进来,不如出点力。”
幸好商悯于军中失踪的消息还没有被公布,给了她一个很好用的借口。
“这也是武王的意思?”孙映探究道。
“这是天下人的意思,武国只是站在了天下人这一边。”商悯婉转地给出了答案,“不可坐以待毙了,谭军不一定能打得过这三千精骑兵,他们中领头的那个,是苏归身边的亲卫之一,最擅长冲锋。想谭军突袭顺利,我们何不让这辎重军先乱起来?”
既然背靠武国,那么有自身的情报来源也说得过去,孙映并未深究。
杂役没什么军纪可言,可以乱,但是杂役也最容易被控制住,就算乱也只是一时。除非乱的是辎重军外围的护卫军,以及那三千骑兵。
护卫军中有新征的兵,水平可能良莠不齐,那三千骑兵却是精锐,更是由苏归一手培养的亲信带队。
别看这三千兵马人少,放在战场上也是足以扭转战局的关键战力了。
“你的意思是,先杀领头的,让骑兵无人统领?”孙映深深地看了商悯一眼。
“是,即便不成,也可引起全军警觉,让他们知道杂役之中混迹着一个刺客,他们警惕,说不定会暂停行军,如此也可以稍稍阻挡他们与燕军汇合的脚步。”商悯道。
商悯的提议其实正中孙映下怀。
能混进来潜伏这么多天,孙映也不是什么傻子,商悯能想到的事情她怎么会想不到呢?她没动手,主要原因是她不知道燕军骑兵领头将士的实力深浅。
孙映不知道的事情,商悯正好知道。
她跟这个人在军帐内打过好几次照面,甚至还搭过话。苏归身边的亲信,商悯都有意去记了,而且她也在悄悄探查对方修为几何。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她明白,大燕军中包括苏归在内的所有人,都可能是她未来的敌人。
这三千骑兵首领名叫徐丘献,实力不算低,起码比商悯高出三分,他身材魁梧,有一把子好力气,更重要的是他性格勇猛又胆大心细,被苏归委以重任。
一对一以命相搏,再用上上古神兵游龙青鳞枪,商悯有两分把握在经过激烈缠斗后以伤换伤杀了他。
可是,现实是她没有以命搏命的机会。
一旦商悯动手,等待她的就是被众多骑兵一拥而上围杀。
不过今日有孙映在,商悯盼望她能派上用场。
如果要动手,她只有一次机会。
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事情只会在话本上发生,那骑兵将军怎么可能乖乖站在那里让人杀?直接冲杀过去不现实,除非将他引过来。
“你有毒吗?”商悯微笑,“十方阁善机关,不知你可有携带机关弩?”
毒与机关,常见的搭配,非凡的作用,孙映要是说自己没有,商悯还真不信。
“有。”孙映干脆地说,“你还没有告诉我那骑兵将军是什么实力。”
“他叫徐丘献,实力可能跟你差不多。”商悯大致判断了一下。
“那还算好办。”孙映松了口气。
同时她明智地没有深究商悯的情报来源。
作为十方阁四弟子,孙映今年三十有五,习武三十载,论真气修为她其实不算特别强,但是论机关术,她冠绝同辈。习武不仅要看勤奋与否,还要看天赋,人各有所长,孙映于真气修为上天赋并不突出。
商悯看了她一眼,遗憾地叹了口气。
“何事叹气?”孙映眼神瞥过来。
“阁下十方阁排名第四,我以为在这粮草大军中还有更厉害的十方阁门徒藏着,不料是我异想天开了。”商悯道,“抱歉,唐突了,在下并无看轻之意。”
“无妨。”孙映也不恼,“想个法子,将那姓徐的将军引过来……”
她是个风行雷厉的性子,没过多久,就想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我先杀一个士兵,叫周遭杂役骚乱,骑兵自会派人来查看,此时我可再杀一骑兵,若不出所料,大燕骑兵会将我等包围再验尸。”孙映凝重道,“若顺利,徐丘献作为这支军中军职最高的人,会亲自过来查看,届时可用弩刺杀他。若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