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粉色纸张边角已经微微泛黄

回到父母家,林栀年和池樾几乎没机会跟雪团玩。

李素华不知何时购置了一台轨道追踪玩具,这大型玩具足有雪团小朋友那般高,稳稳安置在客厅正中央。雪团刚一迈进家门,瞬间就被吸引住,小眼睛瞪得溜圆。

“啊哒哒~”

根本不用大人抱,雪团就从李素华身边挣脱,小屁股一扭一扭,以最快的速度朝着轨道玩具奋力爬去。

她现在的爬行速度十分了得,想去哪里去哪里,大人们根本奈何不了她。

崽崽用一双小圆爪抓住玩具台面的边缘,充满力量的面包脚丫稳稳抓地,紧接着,她收紧小短腿,动作流畅利落地扶站起身,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竟然只花了三秒。

李素华还是第一次见雪团扶站,她赞不绝口,迅速给雪团录视频,并且发送给七大姑八大姨,看似吐槽其实在炫耀,她用语音说着:“我这大胖孙女才十个月就开始走路了,哎,现在去哪都得跟着,我的腰都累酸了。”

不仅如此,她还把别人回复的语音在客厅里公放出来:“什么?你说她多大就会走路?十个月?你孙女莫不是个天才吧。”

李素华:“哎呀我也不太懂这些,她就是突然就学会走路了,挡都挡不住,哈哈。”

林栀年、池樾:……

明明雪团只是扶站,最多抓着东西颤颤巍巍挪动一两步,却被李素华硬生生说成了会走路。

处在话题中心的雪团根本没有空理会大人们,崽崽超忙。

雪团一脸专注认真,抬起圆滚滚的小手,兴致勃勃摆弄轨道玩具。每一条轨道上都放置着五颜六色的滚珠,她的小手精准地抓住滚珠,稳稳地将滚珠放在轨道顶端,看着滚珠沿着轨道飞速滚落,像是在玩刺激的“过山车”,最后“啪啦啪啦”滑落到另一端。

雪团虽然不明白滚珠怎么就掉到另一边了,但这不妨碍崽崽开心得嘎嘎直笑。

李素华坐在雪团身旁,耐心跟懵懵懂懂的小家伙讲解空间逻辑:“你看,这是漩涡大圆盘,这是S型轨道,还有这是三叉路径分流。要是你想让滚珠掉到这个位置,就把三叉路径合上两个,这样滚珠就只能从这条路通过啦。”

雪团眨巴着闪亮的大眼睛看着外婆,一张小脸似懂非懂:“dudu~”

“没错,是珠珠,雪团好聪明。”

李素华将雪团圈在怀里,又耐心地重新讲解一遍。

趁着雪团自己玩得投入,李素华转头看向林栀年,感慨道:“你说你小时候怎么没有这种玩具呢?既能让孩子玩得开心,又能用来早教,多好啊。”她顿了顿,又低声喃喃自语:“不过那时候我和你爸爸工作太忙了,就算有这种玩具,也没时间陪你一起玩。”

回想起林栀年小时候,李素华和林松元一心扑在工作上,确实很少有时间陪伴女儿。李素华记得,那时对年幼的林栀年最大的陪伴,就是陪着她去上美术课。

那时,才上幼儿园大班的林栀年满心欢喜,兴奋地把自己的作品递给她,充满期待地问:“妈妈,老师表扬我啦,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园。”

可李素华却严厉地呵斥她:“才被表扬一次就骄傲了?等你上小学被老师选中再说吧。”接着,她又转头严肃地交代林松元:“你不是认识梅江小学的年

级主任吗?下周末我们请他吃个饭,让他给年年安排一个好点的班级。”

林松元只是木讷地点点头。

后来,虽然林栀年被梅江小学资历最深的美术老师选中了,但游乐园之行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实现。

回忆起这些往事,李素华微微皱眉,眼神有些放空,陷入了沉思。

李素华沉思间,林栀年则来到自己房间里翻箱倒柜找一样东西。

她指尖翻着书,眉心紧锁,她明明记得是夹在这一排书里的,但现在却怎么都找不到。

恰好这时,李素华又在外面喊林栀年出来带雪团,因为她要去厨房监督做菜。

林栀年只好将杂乱的旧书一股脑塞进书桌下的抽屉里,心底叹口气,兀自嘟囔了一句:“算了,等下次找到再送给他吧……”

-

今天钟点工阿姨没空来,做饭任务就落到了林松元和刚进厨房帮忙的池樾身上。

李素华一大早特意去酒楼打包了几道分量十足的硬菜熟食,所以林松元只需要煮饭,蒸个水蛋,炒两碟蔬菜,再煮一小锅专门给雪团小朋友吃的菜心肉糜粥就行。

本以为是再简单不过的几道家常小菜,可当李素华走进厨房,眼前的景象让她瞬间惊呆了。

原本就不大的厨房,此刻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星际大战,一片狼藉。所有的锅碗瓢盆都“流落异乡”,调味品瓶子也是横七竖八,摆放得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