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盘外资金(第3/4页)
所以,大资金入场拉升的时候,根本没遇到什么阻力,上方筹码很少。
几个亿就把几百上千亿市值的公司给拉板了。
这种情绪,快速在A股蔓延。
但凡是万柳资本举牌的股票,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内,陆陆续续涨停。
这还不算,万柳资本总共举牌了十几支股票,全部涨停之后,相关板块也掀起了涨停潮。
新能源板块本身就是大类,从锂电,到光伏到风能到水电。
从电机电控到汽车零配件。
从车企到代工厂。
半导体板块更是如此,从研发到组装,从原材料加工到封装测试,每一个零件相关企业,都成了热门。
本身这两个板块就是接下来的热点,国产替代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企业的订单,利润,都会水涨船高。
否则市场是不会炒作的。
这些大热板块全部被占据,留给市场的只剩下一些夕阳产业。
两市成交量,在下午两点半的时候,突破一万四千亿,最后在下午三点收盘,定格在了一万四千六百亿。
一千六百二十四支股票涨停。
沪指大涨三个点,深指大涨3.5%
万柳资本四支基金的净值,分别增长12.5%,11.8%,12.9%,11.6%
原本万柳资本的持仓,医药就占据了四成,那些票已经连续涨停两天了。
收盘之后,李扬回到了办公室。
他不知道市场上的资金从哪来的,仿佛是专门帮他兜底一般。
那可不是几个亿几十个亿,至少也是几百个亿甚至上千个亿。
即便是叶柄承,一时半会也调动不了那么多资金。
至于江百川,不可能,他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手。
而等他拿出手机准备看新闻的时候,才发现那笔资金的来源。
散户!
或者说绝大部分都是新户。
他们有的是极影集团以及绿水集团的员工,有的是附近九个县城的个体商户,有的是江北那些收到免费蔬菜包,粮油包的家庭。
本来那些蔬菜包粮油包是可以收钱的,江北大部分人也不缺那几百块钱。
当初叶柄承也跟他说过,哪怕定一个比市场价稍微高点的也没问题。
只不过李扬没那么做。
一旦涉及到了资金,事情就会不可控。
比如有的小区会擅自加价,甚至截留下来自行出售。
况且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在乎几百块的,再大的城市也有穷人,因为事发突然,江北那边被困的穷人并不少。
可能几百块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很重要,他们宁愿不要那些食物。
国内这个环境,饿不死人,可饿不死也不代表过的好。
反正又没几个钱,李扬懒得去收的,全部打上了免费的标签。
免费的标签好处很大,大家都知道免费领,那么想要动手脚的人,也没机会,顶多就是不送货上门。
不送货,就不是一家两家的事了,在这个敏感的节点,随便就能闹大。
江北不缺有钱人,身价几百万几千万的多不胜数,不管是出于情怀还是出于欣赏,在这件事上支持几十万的人并不少。
加上两家集团的员工,李扬每年要发出去三百多亿员工薪水,这几年发了一千三百多亿,那些员工或多或少也有一点积蓄。
就这么聚少成多,先从绿水集团开始,有些人发现绿水集团涨停了,买不进去,扭头就去了万柳资本。
然后,效应就被带动了起来。
最后调动的资金规模,超过一千五百亿。
这一千五百亿的羊群,直接把相关板块的筹码给扫空了。
这个社会,缺乏认同感的人很多。
有人努力几十年,哪怕赚了一点钱,也从来没想过有人能不图回报的赠送他们价值几百块的物资。
有人累了半辈子,也没想过别的公司都不要他们,绿水集团跟极影集团不嫌弃学历,不嫌弃年龄,长相,只要工作态度积极,严格按照公司流程做事,就能拿到比之前还要丰厚的薪水。
哪怕这样的人只占据十分之一,可放在这么大的一个群体中间,也会以数万倍,数十万倍的倍数扩大。
李扬不知道说什么好,其实他还有钱,明天就能到账。
找李笑借的,三百多亿。
没过去几分钟,姜半夏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李师父,你是不是早就布局好了?”
“什么布局?”
“唔……一方面在全网引起热度,让更多人关注这件事。紧接着又派人暗中引导资金,形成规模庞大的羊群效应,一口气吃掉市面上的筹码。现在好了,无论是外资还是砸盘的内资,他们完全拿不到筹码了。”
“呸呸呸,我是那样的人吗?”
“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