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小姜要发力了

次日一早,两人便收拾好行李出发。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名为月潭的地方。

虽然姜守中不明白为何女人执意要去这个地方,不过既然对方决定了,他也只能同意,反正自己提任何意见她也不会听。

姜守中原以为他还在十万大山里,可走出竹林后才发现,他们竟然身处于大洲边界。

“十万大山的孟河谷以北,便是大洲的边界,我们就在这里。”

李观世淡淡解释道。

习惯了经常传送的姜守中倒也不惊讶。

只是,一想到李观世师父居住的那间竹屋竟隐匿在十万大山之中,他的心中难免泛起一些别样的猜测。

“师父是人,不是妖。”

兴许是猜到了姜守中所想,李观世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姜守中尴尬笑了笑,指着前方的边郡小镇说道:“那我们先去买匹马,总不能一直靠双腿走路吧。”

“嗯。”

李观世点了点螓首,随即从行囊中取出事先备好的面纱戴在脸上,只露出一双如秋水般澄澈的眼眸。

看着李观世戴上了面纱,姜守中暗自松了口气。

说实话,他还真担心这性子洒脱又有些执拗的女人,会拒绝戴上面纱。

毕竟对方的美貌太过出众,若是就这样毫无遮掩地行走在外,难保不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虽说自己如今还稍稍留有一点功力,对付一般的强盗毛贼倒也无需太过担忧,可如今这世道兵荒马乱,万一真遇到修为高深一些的人,那可就相当棘手了。

二人走进小镇,街道上比较冷清,小贩也没多少。

姜守中在一处马厩挑选了一匹健壮的马匹,又购置了一些足以支撑他们长途跋涉的干粮,以及几件厚实耐用的衣物。

途中,不时能看到一队队兵马扬尘而过。

两人骑着马继续前行在荒芜的路途上,四周的景象愈发显得萧索凄凉。

目之所及,尽是拖家带口、逃荒逃难的人群。

期间,姜守中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

妇人怀中紧紧抱着一个枯瘦如柴的婴儿,婴儿双眼紧闭,面色如蜡黄的纸,气息微弱,几乎瞧不见一丝生气。

妇人一边低声饮泣,一边轻声哄着孩子,眼神里尽是黯淡绝望。

姜守中于心不忍,下马送了些干粮和水。

偶尔遇到其他妇孺老幼的难民,姜守中也会尽可能地给予一些帮助。

而李观世始终静静地骑在马上,神色冷淡地俯瞰着这一切,眼中没有太多情绪的波澜。

在她漫长的修行生涯里,人间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并不能撩动她的情绪。

她早已习惯以一种超脱尘世的姿态,看待世间万物,仿佛一切皆如草芥。

夜幕降临,两人找了一处破庙暂作休息。

姜守中拾来一些干柴,生起一堆火。

火光在黑暗中摇曳,映照着两人的脸庞,光影交错。

“世间苦难无数,你救得过来吗?这不过是他们的命数。”

李观世语气平淡。

姜守中手上动作一顿,随即轻轻拨拉着柴堆,嘴角泛起一抹笑意: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名言,叫做‘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虽说我并非什么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当不了拯救世界的救世主,但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帮一帮这些人,也算是让自己的良心过得去。”

李观世没有回应,只是静静地凝视着那跳跃的火苗,眼神深邃,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没过多久,又有几个难民寻到了这座破庙。

姜守中很热情的腾出了地方,与他们攀谈起来。

这些逃难的人,都是为了躲避旱灾和战争,尽可能地给自己和家人寻一条活路。

尤其一位断臂老人,更是苦难。

家乡遭遇了旱灾,颗粒无收,官府的赋税却丝毫不减,又遇上打仗,一家人实在活不下去,儿子儿媳为了给家人换口吃食,都被卖去做苦力,生死未卜。

他只能带着小孙子出来讨生活,可小孙子在半路上又走丢了……

说着,老人不禁老泪纵横。

姜守中听着,心中很是同情,却也只能轻声安慰。

李观世始终一言不发,安静地坐在一旁。

注意到女人神情后,姜守中心中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

于是在之后的几天,他特意挑选一些破败的道路前行。

所经之处,满目疮痍。

沿途,逃难的人随处可见。

本该是庄稼茁壮成长的时节,可农田却是一片荒芜,土地干裂得如同龟甲,毫无生机。

一群衣衫褴褛的村民,麻木在田地里刨着,试图能找到哪怕一颗遗漏的粮食。

姜守中还看见了一个孩子,瘦骨嶙峋,正趴在地上,拼命地抠着干裂的土地,似乎想要从土里挖出点什么来填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