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2/3页)
顾珩心疼不已,向女儿伸出手,文宣踢掉自己的鞋子,钻入她父皇怀里,小手还撑着床榻,怕把她父皇给压着了。
太皇太后神情不虞,“皇后,你不应该把公主带来。”
孟跃见礼道:“回禀皇祖母,灿儿思念她父皇,此乃小孩天性。且臣妾也希望陛下看见灿儿后能够振作,早日转好。”
孟跃态度恭敬,但话语却让太皇太后吃了个软钉子,太皇太后沉了脸,“那你好生照顾陛下。”遂甩袖离去。
龙纹帐内,小女娃漂亮的眼睛哭成了煎蛋眼,她犹豫的伸出小手,“父皇,您哪里不舒服,灿儿给您揉揉好不好。”
“父皇不难受了,灿儿不哭。”顾珩擦去女儿脸上的泪,连太后看的心酸,别过脸去,孟跃握住连太后的手,以做安慰:“陛下会好的。”
当日下午,孟跃命陈颂和张澄下江南寻名医。
年假之后,帝后上朝,奉宁帝的脸色肉眼可见的憔悴,百官担忧不已。
正值二月,一场倒春寒,强撑病体的奉宁帝当殿晕倒,百官大惊。
孟跃扶住顾珩,厉声吩咐:“抬陛下回紫宸宫,召太医署来见。”
三省六部长官齐齐在内政殿外求见,被孟跃打发回去。
随后奉宁帝下旨,令皇后全权掌政。
以关尚为首的残存士族和部分文官抗议,金銮殿上直面皇后:“帝后情深,陛下生死未卜,皇后该是衣不解带照顾才是,怎能处理朝政。”
孟跃冷眼瞧着:“国无太子,陛下病倒,不让本宫掌政,岂不群龙无首。”
“皇后大可放心。”关尚昂首睨视,长久以来被皇后一女子压制的憋屈在此刻得到释放,难以掩饰自己的傲慢,“太皇太后历经三朝,心性谋略远胜皇后,臣以为当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皇后回归后宫才是。”
“放肆!”孟跃厉声呵斥:“以下废上,你好大的胆子!”
“来人,将这乱臣打杀下去。”
“皇后好大的威风!”太皇太后一身藏青华服,头戴凤冠,手持龙首杖,在永福的搀扶下缓缓进殿。
百官惊讶:“太皇太后?您,您怎么来了?”
孟跃皱眉:“皇祖母不在太康宫,来前殿作甚?”
太皇太后冷笑,在殿中站定,文武官员分列她两侧,宫人呈上凤凰宝座,她落座后,用力一杵拐杖,厉声诘问:“皇后不在凤仪宫,来前殿作甚!”
孟跃眯了眯眼,“皇祖母,您什么意思,我当初临朝是陛下准许。”
“是你这妖妇迷惑皇帝,如今皇帝正值壮年却病入膏肓,生命垂危,分明是你这妖后所为。”太皇太后环视左右:“还请诸卿助哀家,清、君、侧!”
百官哗然。关尚立刻道:“清君侧,清君侧!”
陆陆续续有人附和。
孟跃从袖中取出玉玺,喝道:“本宫看谁敢!”
百官大惊,齐齐跪地,见玉玺如见君王,山呼万岁。
太皇太后气了个倒仰,忽然感觉手臂被永福拍了拍,顺着永福的目光看向龙头拐杖,太皇太后重燃底气,“谁知你这妖妇用了什么法子夺得玉玺,哀家手中龙首杖乃太/祖皇帝所赐,一代一代传下,上打昏君下打佞臣,见龙首杖如见太/祖皇帝。尔等还不听从哀家令,拿下妖妇。”
双方僵持,百官踟蹰,御台之上的皇后沉声吩咐,“太皇太后年岁已高,受人蛊惑,来人,送太皇太后回太康宫。”
“皇后还想一手遮天不成。”一身明光铠甲的青年从殿外大步而来,百官大惊,“邓、邓王,您怎么会来,您不是在……”
!!!
不等那官员问完,胶东王,恭王,昙王、越王携其他王爷相继而入,恭王一身雪白圆领袍,笑盈盈看向孟跃,“臣弟有礼,见过…皇嫂……”他拖着尾音,在这剑拔弩张的大殿上,缱绻柔情。
孟跃面寒如霜,斥问藩王:“无诏回京,如同谋逆,禁军统领何在!”将恭王无视彻底。
恭王眼中闪过阴狠,却笑的愈发温柔,幽幽道:“皇嫂误会,藩王进京救驾,是大功非大过。禁军统领通晓理义,自会放行。”
关尚调转方向,带领群党向太皇太后行叩拜大礼,“皇后临朝,阴阳混沌,才致激怒上苍,天降横祸于陛下,今国君生死不明,妖后小人当道。臣不忍瑞朝陷入风雨飘摇之困境,恳请太皇太后处置妖后,扶持新主,挽大厦于将倾。”
群党附和:“恳请太皇太后废妖后,扶持新主,救苍生于水火。”
其音之洪亮,在殿内久久回响,余音不绝。
孟跃冷眼看着倒戈的关尚,虎视眈眈的藩王,目光最后落在犹豫不决的官员中。
“原是蓄谋已久。你们真以为本宫没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