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悬山寺一战,孟跃的凶名传遍江北,有人赞她勇武过人,有人道她杀孽太重,好在,到底是褒多余贬。

有此一事,朝廷声望大涨,杜让与三百轻骑联手,除了江州妖僧。

当初孟跃下江南,便将队伍化整为零,她念着谯城的陶大夫,率军亲至。

幸甚赶上了。

刺史府大牢,孟跃亲自拷问贼寇,那些贼寇早是惊弓之鸟。孟跃一问,他们就竹筒倒豆子说了,卖同伙卖的干脆,还想谋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孟跃根据线索,带兵捉寇,每日早出晚归,短短七八日,就将谯城残留的贼寇清理干净。

这时,她才念起刺史府中的陶大夫,却被告知陶大夫一家,两日前已经回了医馆。

孟跃默了默,卸甲换便衣,驾马前往陶家医馆,此番妖僧伏诛,好些百姓知晓受骗,纷纷将病人送入医馆治疗。

也是巧了,孟跃距医馆还有二十几步距离,见医馆外喧嚣,围了许多人。

身后轻骑道:“将军,容末将前去探查。”

“不必。”孟跃下马,把缰绳给部下,她快步前往医馆,隔着人群,听见馆内老人的哭声,她顿时用了巧劲,拨开前面的人,“哎哎,谁扒拉我,你不知道大爷我……”看清孟跃的脸,声音瞬间卡喉咙里。

阿爹阿娘,儿看见孟将军了!!

孟跃看清场中哭喊的老人,顿时明了七八。围观百姓见到孟跃很激动,忙不迭讲述:“这老婆子忒可恶,将军莫被她哄了,之前陶大夫为她孙儿看诊,一时半会儿没治好,她就带地痞砸了陶大夫医馆。现在大家都知道悬山寺是骗人了,她又舔着脸让陶大夫救她孙儿,呸,真是不要脸。”

“就是就是,其他医馆知道她不要脸,都不敢接诊,她又跑来陶大夫这又哭又求。”

“陶大夫造了什么孽喔,才遇见她。”

众人注意力都在大人身上,孟跃看见老媪怀中的孩子,双目紧闭,小脸微微皱着。

陶大夫向孟跃行来,拱手一礼,孟跃扶住他的手,“老先生折煞我了。”

老媪看见孟跃,明显颤了一下,犹豫着要不要抱孙儿离开,可是城里没有其他医馆敢给她孙儿看病了。

谁都怕陶大夫一家悲剧在他们身上重演,届时再没有女将军从天而降,伸张正义。

老媪低头看了一眼孙儿,咬咬牙,膝行而去:“将军,将军求求您。”

孟跃避开,在旁边凳子坐下,她看见陶大夫脸上的挣扎,问他:“你是不想治,还是治不了。”

陶大夫一怔,随后摇摇头,“我学艺不精啊。”

并非他记仇,且不提医者仁心,纵使老媪有错,但稚子何辜。

陶大夫欲言又止,微微别开脸,叹息一声:“小柱子之病罕见,老朽也是生平第一次见。”

若非如此,陶大夫当初就将孩子治好了。哪还有后面那些破事。

陶大夫看向老媪,在对方希冀的目光中道:“我敢对陶家列祖列宗起誓,陶某不救,非是陶某气量窄小,实在是陶某所学甚少。”

老媪闻言,终是信了陶大夫的话。她的面色灰败下去,眼睛的光亮也渐渐没了。

她抹了抹脸上的泪,朝陶大夫磕头,“之前的事,对不住了……”

随后,她抱着孙儿起身,医馆外围观的百姓也让出一条道,她抱着孩子步履蹒跚,犹如风中残烛。

好些人都不忍,也说不出难听话了。陶大夫看着她佝偻的背影,嘴唇蠕动,又闭上。

谁知此时老媪怀里的孩子睁开眼,那双浅褐色的眼睛纯粹清澈,没有任何情绪,干净的像一面镜子,一瞬间,陶大夫感觉那双眼睛中映出一个模糊的自己。

“……稍等…”陶大夫声音迟疑,众人诧异望来,陶大夫上前几步,对老媪道:“若说你之前将孙儿送来,我尚有五分把握。后来他喝了符水,又耽搁日子,现下我只有两分把握,你……”

老媪灰败的眼中焕发光彩,淌下热泪,跪地道:“陶大夫,老妇人无知,从前害了您,老妇人对不起您。”

“今日您愿意伸出援手,不管…不管我家小柱子最后如何,老妇人都谢谢您,老妇人给您磕头了。”她抱着孩子,砰砰磕头,陶大夫赶紧扶起她。

孟跃旁观这一切,不发一语。只让陶大夫有甚需要与她说,她能做到的,一定做到。

医馆里忙碌,孟跃出了医馆,吩咐人去打听老媪的儿子去向。

小半日后,部下回报,老媪的儿子前儿离乡了。估摸是抛弃寡母和病子了。

孟跃并不意外,今日在医馆没看到人,孟跃就有猜测。

那一家祖孙三代的名声都坏了,上是寡母,下是病儿,皆是拖累,男人想活的轻松些,自会把累赘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