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3/3页)
孟九注意到他的目光,眼尾一扬,细腰儿一扭,美目生辉:“小颂哥儿,别望了,我不喜欢嫩芽子的毛头小子,不经事。”
一番话激的陈颂面皮胀红,他吭哧道:“我…我已经长大了!”
“能经事。”他强调。
“而且,我喜欢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姑娘。”他大声强调。
孟九笑的花枝乱颤,甩着香帕,“说的是,我这个年岁都能生个你了。”
陈颂气鼓鼓跑走了。他身后孟九笑声愈大。
孟跃道:“逗他做什么。”
孟九哼哼:“好玩。”
孟跃摇摇头,牵着孟九的手回去。
十六皇子随同太子回京,谯城灾后重建也上了正轨,孟跃手下收拢数百号人,男女老幼皆有。
她意离去,前往隆部。
她提出此事,老人幼儿和亲人尚在的妇人都选择留在谯城,十岁出头的少年少女选择跟孟跃走。
二十多的青壮们垂下头,避开孟跃的目光,怕对上孟跃失望的眼神。他们也想待在谯城。
这与孟跃预想差不离,老幼受不住长途跋涉,妇人与亲人相依,青壮们自食其力,能在家乡谋生,自然不愿背井离乡。
反而是十岁出头的少女,没个庇护,稍有不慎就是深渊,跟着孟跃反而是条路。
人群里也有人不赞同,隆部天远地远,孟跃把这些少女卖了都没人知道。
好在陈颂同行。
陈颂是本地人,好些个大娘和汉子眼熟他。这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他觉着孟跃厉害,就想跟着孟跃干。
因为陈颂这群半大小子,少女们跟着孟跃离去,也让人放心些了。
孟跃带他们在江南收购瓷器丝绸,在蜀地倾销。这条路她都熟悉了,做起来驾轻就熟。
陈颂两眼冒星星,崇拜不已,对隆部也更期待了。
一路上,陈颂都在询问隆部相关事情。
孟跃一边解答,一边忧心。
十七皇子已经查出她,来年入夏,她怕是不能入京了。
事情总是难以预料,孟跃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积攒实力,在意外来临前,不至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