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腊月中,孟跃一早换上锦袍狐裘,孟九为她理了理加高的护领,微微蹙眉:“这新领子还是要揉搓打磨一翻,不然硌得慌。”

孟跃笑道:“不碍事。”

“你哪里懂这些,听我的罢。”孟九嗔瞪她一眼,眼波流转,一身素色棉袄也百般风情。

孟跃笑应。

孟九又给她正了正暖耳,指腹抚过孟跃的脸,微润:“抹过面脂了?”

语气里有点遗憾,她想给孟跃亲自抹。

孟跃握住她的手,“我要走了,否则迟了。”

孟九目送马车远去,扭头看见孟熙在门后偷笑,她面色一红,嗔怪的追进屋。

秦秋笑着摇摇头。

吴老头径直赶车去寺庙,过了一刻钟,吴老头回首:“郎君,伯府来人了。”

孟跃从车中取了油纸伞放在车前架,下车,待伯府马车停住,他上前行礼。

老太君笑道:“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

孟跃道:“老太君仁善宽厚,晚辈能在老太君跟前见礼,欢喜得很。”

老太君一阵笑,在小郎君们搀扶下,老太君下车。

落地后,老太君拍开孙辈,道:“平日里见你们多了,都看腻了。老身今儿要多瞧瞧俊俏少东家。”

小郎君们半真半假吃味,孟跃也配合的做出惊喜又惶恐模样,上山时,她撑伞为老太君遮挡风雪,伞往老太君倾斜着,孟跃低头,挡住自己大半容颜。

路上有官娘子与老太君问好,也轻易忽略孟跃去。

终于踏过石阶上了山头,老太君气喘吁吁,看着身侧面色平静的孟跃,眼中闪过一抹赞赏。

旁人不知,她却是知的,上山时,她大半个身子都靠在孟跃身上,但孟跃不见吃力。

后生可畏啊。

奈何出身太低,商贾…商贾到底小道了。

孟跃恍若未觉老太君的打量,她惊道:“我知万福寺靠近码头,香客颇多,但今日一眼望去,全是人头,还是出人意料了。”

老太君笑道:“今儿祭玉帝,又在年关,能来的都来了。”

一名僧人向老太君行来,一番寒暄,领着他们去了另一处殿宇,殿内清幽,进出皆是华衣贵人,外界的嘈杂都被隔绝了。

孟跃跪在佛像前,抬头看了一眼塑金身的神佛,缓缓阖上眼。

小郎君晃着老太君的手,嚷嚷:“祖母求了什么?”

“你这皮猴子,说出来就不灵了。”

祖孙们说笑着,孟跃感觉一道目光,回望过去,面皮白净的小郎君顿时红了面,约摸十三四岁,雌雄莫辨的年纪,可惜孟跃就是女扮男装的老手,一眼识破对方伪装。

孟跃道:“老太君,晚辈再去其他殿里瞧瞧。”

“去罢。”

孟跃离了殿,并未往前殿去,而是一路避着人转悠,忽然发现后殿有卫兵把守。

她心头一惊,立刻匿了身。

难怪四下安静,原是真有位大贵人。

能让朝廷夫人低头的,恐怕只有皇室宗亲了。从前在宫里,孟跃并未听闻哪一位信佛。

除非……

孟跃垂下眼,腊月十五是个讲究日子,祭玉帝,祈风调雨顺,民生富足。

早上时还纷飞的雪花散了,头顶青天,好似真的天神垂怜。

尽管孟跃认为是万福寺香客太多,香火太盛,庙中热意蒸腾,雪花来不及落下就散了。

但贵人们只要觉得是个好预兆就成,有时真相并不重要。

孟跃悄悄退下,并不如何在意,太后离她太远,她们此生都不会有交集。

然而孟跃没想到,次日朝会黔中急报,天降大雪,数千百姓流离失所。

而此刻,皇后正迎太后进宫。

太子临危受命,带人急赴黔中。

京中流言四起,道太后礼佛不诚,贪恋人间富贵,甫一回宫,天降灾祸。

承元帝勃然大怒,命四皇子八皇子彻查此事。

皇后思索着,如何开解太后,却被拦在长宁宫外,连太后的面儿都没见着,其他皇子公主更甚。

唯有大公主陪在太后左右,疏解太后心事。

长宁宫殿内,大公主在金铜铸的释迦牟尼佛佛像前甩灭燃香,举香恭恭敬敬拜三拜,双手插入香炉中,这才转身朝外殿去,在太后下首站定,她身上还带着沉郁凝神的檀香,温声细语:“皇祖母不必忧虑,此事一瞧,便是拙劣的离间计。皇上才不会信这些脏话。您早些日子就回了京,只是念着腊月十五祭玉帝,才在万福寺停留,心意之诚,感动上天。整个京城都在下雪,唯有万福寺上空一片朗朗。”

“皇祖母,您和圣上圣明多谋,千万莫着了小人道,叫小人欢喜了。”

太后叹道:“人言可畏。”

她向大公主招手,叫人坐到身边,揽住大孙女,大公主乖巧依偎她怀里,“方才永福上香,本来念着近日事,焦灼愤懑,但渐渐地心绪十分平和,这没来由,无声无息。于是永福想,应是佛祖坐镇长宁宫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