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3/3页)

他不忘跟她抱怨派对有点儿无聊,又说某家餐厅很不错,下次带她来尝尝之类的。

大概是训练强度增加,宋郁发来消息的频率渐渐变少,回复的速度也变慢了。

这时候,燕棠的毕业手续已经办完,只剩下拍毕业照和参加毕业典礼。

在准备拍照的前一天晚上,快递收发站给她拨了电话,说有她的包裹到了。

燕棠想了半天,实在没想起来自己什么时候还买了东西,去快递站点打开来一看,发现竟然是一双精致的粉色绸缎高跟鞋。

“收到礼物了吧。我不了解女孩子喜欢穿什么高跟鞋,朋友推荐了RV和Jimmychoo,我觉得都一般,给你买了双香奈儿,还喜欢吗?”

签收包裹后,燕棠立刻收到了宋郁发来的消息,回复之后,他估计是又忙去了,迟迟没有回。

这让她稍微松了口气。

当晚,她用俄语郑重地写下了一封邮件,里面是对宋郁的感谢和祝福,以及对她不告而别的解释和道歉。

毕业典礼如期举行,校长、院长、学生代表轮流发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祝愿大家都有美好的明天。

典礼结束后,燕棠找到郑琦老师,给她送了份感谢的礼物,郑琦老师则送给她一个笔记本,上面用俄语写着普希金那首著名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我没有办法告诉我的学生,未来一定会是光明的,但我希望你们能有力量继续好好生活下去。”她这么说。

王奇雨找了份在成都的工作,和燕棠在同一天离开,她问燕棠:“要不要趁最后两天再逛一下北京?”

于是她们在五道口吃了顿韩餐,去便宜坊吃了顿烤鸭,去使馆区散了个步,又去了趟雍和宫。

王奇雨希望四爷能够保佑她工作顺利发大财,买了香灰手串当做纪念,燕棠则当了个观光游客,站在门口没进去拜。她听说四爷虽然工作很努力,有求必应,但会进行志愿调剂。

“有总比没有好。这次走了,下回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北京了,你真不拜一下?买个香灰手串也好啊。”

燕棠摇摇头,“命里有时终须有,看开点儿吧。”

这是她们在北京的最后一夜,在回学校前,燕棠绕路去了宋郁的公寓。

她准备给宋郁的礼物放在桌面上,看着窗外略有些出神。

这套高级公寓是一梯一户,坐落在绿树掩映之中,周围几处小区住的都是名牌高校老师和家属,从公寓往南散步,能一路抵达xx附中。

有一次燕棠跟宋郁在路上走着,听放学的高中生们聊天,一拨孩子在聊报名学校组织的南极考察旅行的事情,另一拨孩子则哄闹着说高考考不好就只能从附中直升xx了哦。

宋郁见她听得入神,问她那些小孩子在说什么,她跟他复述一遍,感叹:“xx大学可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好学校啊。”

他却认真说:“要是你想继续读书,我可以出钱送你去读国外那些世界排名更高的大学。”

燕棠拒绝了,宋郁以为她是不想继续读书。

表姐说,人这辈子就像盖房子。

有的人选择自己给自己盖,有的人选择跟别人搭伙盖房子,还有的人选择住进别人的房子里。

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好。

燕棠有很多事情还想不清楚,但她知道自己不想住进别人的房子里。

她已经借了宋郁的光,看了不少好风景,到此为止就足够,再多就过于贪婪了。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阳光灿烂,天高云阔。

燕棠拖着两个BB囍TZ行李箱离开住了四年的宿舍。

路过某个楼层的时候,有人在外放《安和桥》,用嘻嘻哈哈、不在调上的声音和歌手合唱“代替梦想的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这是2016年。

北京高校的文艺青年们都在听民谣、看娄烨。

有的学生们涌入互联网大厂,成为一颗颗高级螺丝钉,即将在中年时候迎来996福报。

与此同时,运营微信公众号的KOL们坐在北上广的房子里开始高唱逃离北上广,剑指资本的消费主义谎言。

而燕棠,一粒时代洪流里的小石子,拎着不多的行李,踏上了回乡的路。

一个行李箱里放着她的衣物,另一个行李箱里全是宋郁给她的贵重礼物。

无论如何,在高考这一次不算成功也不算失败的跳跃中,燕棠觉得她已经看到了自己所能看到最远的风景。

她有些伤感,有些留恋,但并不遗憾。

高铁一路往南,路过城市、村庄和田野。

她心里涌上了迷茫。

燕棠不知道这一回去,究竟是她的人生就如此这般了。

亦或是她的人生还尚未开始,只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