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番外四(第5/6页)

“兰州的东西就多了。”老师把人带去最中心的位置,“她的亲妹妹在兰州多年,所以留存了很多她的东西。”

“我记得她是不是还有个妹妹也在这里。”有个小姑娘问道。

老师赞许点头:“若是按照古代的说话,那也是她的妹妹,但当时江芸和曹家关系已经很紧张,所以这个出生在曹家膝下的女孩据说和江芸关系一般,目前关于她的史料只有兰州第一批女衙役的记载,其他的不得而知。”

“那江芸会不会给她小鞋穿啊。”

“那应该不会,江芸可是很好的。”

“才不是呢,我爸爸说江芸就是笑面虎,他有个哥哥是四十虽才开始做官的,就是他打压的。”

老师连忙把小朋友安抚着:“博物馆保持安静哦。”

小孩子们吵了一架,立马分成了好几派,只剩下一个江芸芸不合群的孤零零被凸显出来。

老师连忙拉着江芸芸的手,笑问道:“芸芸听说过江芸的事情吗?”

江芸芸摇头。

“你没听说过?”

“你没看过电视?”

“你爸妈不会因为她吵起来吗?”

小孩子的脾气来得快,去的也快,立马好奇围过来问道。

江芸芸还是摇头。

“哦,你没有妈妈爸爸的……呜呜呜……”

江芸芸不高兴了,板着个小脸,扭了个身子背对着他。

老师沉下脸来:“怎么能这么说同学。”

小朋友不好意思说道:“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江芸芸还是没理他。

“好了,芸芸别生气,来,我们开始看文物吧。”老师牵着江芸芸的手小心哄道。

“这把五把弓箭分别是明朝弓箭的变化,中间这把就是当年江芸守城时的弓箭,大家普遍以为这样的弓箭力道是射不穿古代打战的大旗。”

“那就是假的?”有人惊讶说道。

老师笑说着:“至少史料证明很难是真的。”

“我就说江芸也不该这么厉害啊。说不定就是吹牛的。”小男孩冷哼一声。

“不可能,我妈妈说江芸就是很厉害的,她是博士!!”小姑娘嘟囔着。

“后面这把弓箭就是后期正德皇帝朱厚照改良过的弓箭,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大家仔细看一下,大小形制都改过了。”老师岔开话题。

江芸芸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刚才的话刺激了,低着头不说话,只是盯着脚下的影子看。

“好了,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兰州的水稻,目前有研究表示,兰州是最开始研究水稻改良措施的地方,有文章可以证明,就是江其归写的水稻赋,里面还提及一个女人,名叫徐选,人称选娘,在兰州不少记载中都听说过她的名字,她的继承人名叫江浩,后来改名周浩。”

“是江芸的妹妹吗?”

“有人说是的,因为她的妹妹都是从水,但具体的史料却不好找,所以至今没有定论。”

“这篇文章是什么啊?”有人好奇问道。

“是江芸写给当年牺牲在炮台的锦衣卫的悼念赋,因为写的非常真挚感人,加之家国大义,人情伦理,已经被收录在课本中,你们上初二之后,这片也是要背的课文之一。”

“怎么又是她啊,她可真能写啊。”

“我姐姐说等我长大了,要背好多她的东西呢。”

“哇,那我不喜欢她了。”

老师听得直笑:“好了,我们继续看,这里是兰州人口分布的沙盘图。”

“最开始的兰州有天涯望哭地风俗,因为明朝前期这里因为战乱十室九空,所以朱元璋就让很多江浙的百姓内迁,这是一个人口增多的一个高发期,但后来随着战乱不断,人口逐渐往下走了,然后这里的一个大起,是江芸重新恢复了和周边国家的贸易,有不少人举家搬了过来,此后人口一直往上涨,直到边贸正式开始,蒙古和汉人的关系逐渐融洽,不少蒙古人来到兰州,兰州维持扩建三次,人口也达到了大明的巅峰。”

“哇,这些人在干嘛啊?”

“是兰州传统的社火的游行,这里面正中的那一尊女神据说就是根据江芸幻化而来。”

“好漂亮啊!!”

“据说见了江芸的人无不为她的美貌所倾倒,而且史书上写了两行记录她的美貌,可见她应该确实貌美,只可惜并没有画像流传下来。”老师笑说着。

江芸芸盯着那个女神像看,好一会儿这才突然笑了起来。

“好了,这个博物馆最重要的是第四楼的东西,第四楼写满了江芸的政绩,走吧,同学们。”

从四楼走到五楼,是一个巨大的弧形的台阶,一步步走上去,整个博物馆被尽收眼底,两侧星辰璀璨,人走上去,好似踏着祥云攀登到最高处,不少穿着汉服的人站在台阶上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