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祐枢打量着面前的道士。

张道士好好拾掇拾掇确实非常能唬人, 且朱家人对道家都非常推崇,所以朱祐枢非常快就沦陷了。

张道长坐在上首的位置,对着朱祐枢若有若无的试探,依旧保持点到为止的话术。

“听闻道长擅长医术, 王妃已病弱多时。”

——“王妃自有大夫照顾, 贫道只是一介俗人, 看不得生死。”

“王妃与我成婚半年, 但如今身体憔悴,我很是担心, 不知道道长说的南面可是有药方?我一定找到药方。”

——“东、西、南、北、上、下为六合, 并无他意。”

“天地六合乃世道规律,可我所求的也不过是一个心安,只想问一个变数。”

——“高一寸为山, 低一寸为水, 山山水水自有定数, 王爷自然也是如此。”

“可我整日为王妃的病情惴惴不安。”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都会过去的。”

朱祐枢心烦意乱地看着面前的道长, 边上的管家见状,悄悄递上一大包银子。

“我们王爷就是想求一个结果, 好好坏坏都是可以的。”他说。

张道长垂眸,低声念了句道号:“殿下已有自己的想法,何须贫道多言,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殿下自有殿下的命数, 王妃亦是。”

朱祐枢看着他沉默着, 突然笑了起来:“原来如此,好好,多谢道长解惑。”

张道长只是微微颔首,宛若来时一般,飘飘然走了。

江芸芸听闻荣王不忍陛下为难,决定就藩常德的消息时正在和吏部和吏科的人,确定第一批要直接罢黜官职,贬为庶民的名单。

吏部左侍郎韩文忍不住悄悄看了眼江芸芸。

江芸芸头也不抬,笑问道:“少宗伯看我做什么?”

“你说荣王怎么想通的?”韩文问。

江芸芸摇头:“不清楚。”

“我怎么听说江学士前几日弹劾过荣王。”韩文又问。

江芸芸一脸无辜:“我上次就是路见不平了一下,没别的意思。”

韩文半信半疑。

“走了不是挺好的。”吏科左给事中吴世忠不解问道,“早些回去,第一能免得礼部要两次花销,第二也符合祖宗规矩,总是留在京城算什么样子,没想到荣王这次这么体恤。”

韩文顺势说道:“这倒也是,就是好奇。”

他说完又悄悄去看江芸,奈何江芸正头也不抬地和主事们再一次核对着人数呢。

“你说人数是不是太多了?”吴世忠看着一摞名字,犹豫问道,“直接罢免的人就有七十八人。”

“一个云南省有至少三千多人的官吏,七十八算什么。”有个负责云南事务的主事嘟囔着,“这些人手上都有人命了,没把他们砍了已经是很厉害了。”

“之前那一千人里都是小官,本就不算什么。”吴世忠颇为谨慎,“现在这本里可是还有镇、巡等官,只怕推行下去的难度不小。”

“若是说起来,他们才是最坏的,上行下效,若是他们一个个持身守正,慎独自律,下面的人还能坏成这样,就是遮遮掩掩一点,也能带出洁身自好和谨言慎行的行事作风来,现在看来云南可真是政令不达,乱成一锅粥了。”

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自来就是上面的政策下面的对策,吴世忠也是历经地方的人,闻言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韩文。

韩文咳嗽一声,强行拉回正题:“就先这样吧,把其他的名字都归纳一下,贬官一本,调任的一本,呵斥的一本,回头都整理起来给陛下送去。”

他想了想又安抚着其他人道:“陛下自会调整,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是吧,江学士。”

江芸芸抬起头来,微微一笑,四两拨千斤:“刘阁老就是让我来看看的,学习学习韩侍郎做事的本事,尽快进步。”

韩文冷哼一声,点了点头:“跟着内阁学坏了。”

江芸芸只是咧嘴一笑。

等她从吏部下值回家后,张道长已经等在院中啃鸭脖了,一见到他就懒洋洋说道:“今天听说那人去的是常德,我就嘴巴馋,想吃鸭脖了,买了几个回来,厨房里的给你吃的。”

江芸芸笑:“怎么想得这么远了。”

“不远啊,常德的红皮鸭可好吃了,我很小的时候跟着我师傅去化缘过,有一户人家吃了好多鸭舌,鸭肉,鸭腿都被人分走了,就剩下这些没什么肉的鸭脖,本打算送给乞丐的,是我师傅脸皮厚,给人算了一卦,问人要过来的,就放在卤水里煮了煮就很好吃了。”

江芸芸洗了手,接过乐山递来的鸭脖,也跟着坐在小板凳上:“吃到以前的味道了吗?”

张道长嗦着鸭脖没说话,看向江芸芸的目光扑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