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第6/7页)

“别说这些有的没的,这边亏了棉花,那边粮食不就能补出来。”

众人见人年纪小,又初来乍到,本打算大敲一笔,奈何江芸芸早已做好市场调研的准备,现在端着一张冷脸,连哄骗带敲打,开了不少条件,但也提出不少要求,总算让这群人愿意试一下了。

其实她的要求很简单,借着棉花的事情,达成三个要求。

第一,大量收购棉花。

第二,让亦力把里的人开始只种棉花。

第三,卡住他们吃饭的脖子。

只是此事有条不紊地推进下来没多久,寇兴就忍不住来问。

江芸芸不解:“人应该还没到,知府何来如此着急。”

寇兴闻言沉重叹了一口气,背着手,忧心忡忡离开了。

不过江芸芸很快就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穿不上棉衣的士兵们开始闹了。

虽说之前分了粮食安分了一阵子,但眼看今年冬天来得又快又早,棉花却又没有着落,可不是要闹起来了。

谢来说的时候还忍不住咋舌:“我看那些指挥参将穿得倒是暖和,士兵们到现在只能把衣服都套在身上,你的计划到底行不行。”

“不是说从陇西那边先调了一批来嘛?”江芸芸不解问道。

谢来摇头:“不清楚,但就算有的话,那也是从上往下发,哪里能顾得上底下的士兵。”

江芸芸一听就眼皮子一抽。

“他们是真的不怕底下的人闹起来啊。”

两人忧心忡忡回了家,谁也没想到这件事情不仅没有消停,反而越演越烈,听说还有士兵打算跑,结果被指挥使当场抓住。

“要把他们都杀了,也是可怜。”仆人阿来叹气,拢了拢自己身上的衣服,“今年确实特别冷,市面上也没有棉花了,还好去年买的还能穿,我再穿几件也就不冷了。”

江芸芸放下笔,拧眉说道:“在哪里杀人?”

阿来想了想:“说要拖到天水门杀呢,说是要他们敬什么的,难道是河伯?”

江芸芸叹气,起身说道:“我去看看。”

以儆效尤。

看来军营已经很乱了,那些指挥使不得不用这样血腥的办法来镇压。

阿来一惊,连忙拦道:“不要去啊,那些当兵的最讨厌我们,我们知府大人过去都要被吃脸色呢,一点也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我就去看看而已。”江芸芸和气安抚着,“不惹事。”

—— ——

天水门就是镇远浮桥过了之后,要进的第一个门,河桥巡检司就在那里。

这里人来人往确实格外热闹。

江芸芸来的时候,这里已经围满了人,一排人跪在黄河边上,一个个被五花大绑,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一个穿着盔甲,身形伟岸的人站在他们身后。

“跑,能跑哪里去,这里是兰州!当了逃兵那就是懦夫。”

“对不起军营里的其他兄弟,这就是在捅刀子。”

“今日在这里用你们的血来祭奠战死在这里的兄弟。”

人群中也有人传来哭声。

“我们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还要每天训练,还要忍受你们的谩骂,我受不了了,你要杀就杀吧。”有一人声音尖利,口气却格外颓废,“死了就死了,迟早都要死的,等黄河水冻起来,对面的蒙古人就会把我们都杀了。”

“没用!孬种。”那个盔甲人直接一脚把人踢翻。

一个小女孩尖叫着跑出来,扶起被踢倒的人,大声骂道:“我爹说的没错,你们吃得好穿得暖,让他们去送死,要是能好好打仗谁不会好好打仗,这么冷的天,我爹只能穿着单衣……”

“把人给拉下去!”盔甲人黑着脸大声喊道。

小女孩被人直接拖走,嘴里还在不干不净地骂着。

“妖言惑众。”盔甲人环顾众人,大声说道,“衣服马上就来,你们也说今年特别冷,难道送过来不需要时间嘛?马上就会送到。”

“不会有人送过来了!”有人躲在人群中大声喊道,“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江芸芸下意识看向出声的地方,却看到说话的人,眉头微微皱起。

“胡言乱语!”盔甲人沉脸瞪眼,“队伍就在路上,如何不会运过来。”

“是啊,怎么会没有送过来。”

“肯定有啊,我半个多月前就看到有队伍出门了,肯定是买棉衣去了啊。”

众人议论纷纷。

队伍出门时的情形,大家都是看到的。

“可都半个多月了。”也不知道是谁突然说道,“便是去亦力把里也该回来了。”

江芸芸一怔。

盔甲人眼看议论声越来越大,连忙说道:“棉衣肯定有,这些人祸乱军心,叛逃兰州,理应该杀,来啊,都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