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风起云涌(九)

果不其然,康熙看了那血书勃然大怒,根本不给徐元文自辩的机会,直接下令两江总督彻查昆山徐氏一族,若查证属实,则依律从严从重惩处。

当日庭议结束后,康熙带着姚启圣的信件来到钟粹宫,将何氏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宜敏,唏嘘道:“朕本以为姚启圣乃恃才傲物,罔上欺下之辈,辜负了朕的信任重用,没想到他落到这步田地依然不忘家国百姓,当初是朕一叶障目,以至于叫他受了冤屈。”

宜敏听完对姚启圣她并未开口评价,反倒对于何氏啧啧称奇:“何氏当真是天下少有的奇女子,不畏生死为夫婿做到这般地步,集坚毅、果敢、忠贞于一身,叫妾身感佩不已,若有机会真想亲眼见见这位奇人。”

康熙赞同地点了点头,不论他对姚启圣观感如何,至少何氏给他的印象极佳,他开口道:“敏儿若想见她倒也不难,朕打算恢复何氏二品夫人的诰命,到时候你就可以召她入宫了。”

“皇上所言极是,这等重情重义的女子可为天下楷模。她如今有伤在身,又年事已高,也不好再舟车劳顿,不如就将她安置在妾身的别院里休养吧,如此也能避免不少麻烦。”宜敏很是欣赏何氏,打算护她一二,免得有人狗急跳墙干出点不当人子的事情来。

康熙想了想也同意了,虽然纳兰明珠不是个好相与的,但也不至于睚眦必报到针对一介妇孺,但是徐元文三兄弟可就不一定了,这次昆山徐氏被打得措手不及,百年基业怕是要毁于一旦,做出什么事来都不奇怪。

宜敏向来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这边一得了康熙的允许,立刻就派人将何氏送走了,等明珠一党反应过来的时候,驿馆里早已经没有了姚启圣夫人的踪影,私底下一查得知是皇后派人接走的,瞬间脸色都无比难看起来。

“公肃,何氏之事就到此为止吧,皇后既然出手相护,必然是得了皇上的授意,你若是还不依不饶,恐怕连最后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明珠叹了口气,对一脸颓丧惊怒的徐元文摇了摇头。

徐乾学坐在明珠下手,眉头紧紧皱着:“依明相看来,这何氏突然对我徐氏发难,当真只是为报当年舍弟弹劾姚启圣的一箭之仇?这背后会不会还站着其他人?否则仅凭她一介妇人,如何能恰巧得到万民血书这种东西?”

“不错,整个昆山都在我徐氏眼皮子底下,万民血书这种大动作居然能瞒过我等的耳目,还悄无声息地上达天听,绝不是姚启圣这么一个将死之人能够做到的,恐怕背后还有大阴谋,明相三思啊!我徐氏倒下之后,焉知下一个目标不会是您呢?”

徐元文早已不复端方君子的做派,面上满是惶恐不安的神色,他在御前行走多年,对于皇上的心思多少能把握几分,今日大殿之上他清清楚楚地察觉到了皇上眼中的杀意,这才是他惶惶不安的根源所在,明珠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了,他只能死死地抓住不放了。

明珠沉吟不语,他心中同样有所怀疑,这何氏告御状太过突然,着实让人反应不及,本以为就是为了姚启圣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没想到最后居然剑指昆山徐氏,若是仅仅徐元文一人便罢了,但是后续要是当真查出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来,“昆山三徐”可就全栽了。

如徐元文三兄弟这样既有本事,又有家族底蕴的手下可不多了,何况他们兄弟都是三甲进士出身,才学方面堪称士林领袖,这些年帮自己招揽了不知多少贤才,若是这等关键时候拉他们一把,将来必定对自己死心塌地。

明珠左右权衡之后终于下定决心,他面无表情地道:“昆山一带乃是你们兄弟的地盘,立刻传讯回去收拾善后,务必不能留下丝毫把柄,何氏呈递的万民血书若是连一个正主都找不到,那就是假的,欺君之罪可是足以诛九族的。”

徐秉义闻言倒吸一口凉气,他没想到明相居然会提出这样一个绝户计,万民血书虽然并不是真的有上万人,但是千把人还是有的,真要行指鹿为马之事,到时候连同这些人的家眷恐怕要死上万人都不止啊!

“明相……此事是否从长计议?如今皇上已经派人往昆山而去,若是在这等风口浪尖上大动干戈,与不打自招有何区别?到时候我徐氏才真的再无翻身之地啊!”

明珠闻言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因此生气,反而抚须赞道:“彦和乃是谦谦君子,有此顾虑乃是人之常情。本相并非要你徐氏大开杀戒,此乃取死之道。”

徐秉义闻言脸色稍缓,却听明珠淡淡地接着道,“不过人祸可免,天灾难逃啊,昆山一带突发瘟疫,徐氏一族善亲悯下,施粥赠药,然疫病来势汹汹,以至于十室九空,连徐氏上下都损失惨重,竟连钦差大臣都没有幸免,当真是可惜,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