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云集景从(九)

康熙听说宜敏特地让人去佟家宣旨,收回了赫舍里氏的诰命文书,不由得失笑地摇了摇头,对着李德全吩咐道:“派人去佟家盯着,看看他们有没有按照皇后的训诫行事,若是敢阳奉阴违,哼!”

“嗻!奴才一定派人好好盯着佟家。”李德全笑眯眯地躬身应是,“还有一事要启禀皇上,承乾宫来报说是佟庶人似乎神志不清,每日里都会嚷嚷着自己是皇贵妃,是皇后之类的僭越之言,吵得承乾宫不得安宁。”

康熙闻言皱起眉头,摆了摆手:“那就将人挪到冷宫去吧,省得发起疯来伤了旁人。”他对于之前佟妃狂性大发的事情印象深刻,自然不想再把放在后宫里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遵旨,奴才稍后就去传皇上口谕。”李德全依然面上带着和煦的笑,“刚刚皇后娘娘派人来问,以后元灵真人入宫授课的地方如何安排?是放在坤宁宫书房,还是另外指一个地方?还请皇上示下。”

康熙手指点了点桌面:“坤宁宫毕竟是国母所在,真人虽是方外之人却也不适合时常出入。”沉吟了片刻后缓缓道,“将斋宫的东暖阁收拾一下,以后这里就作为小公主授课的书房,赐元灵真人一面宫禁腰牌,方便其进出宫门。”

“嗻!奴才听说坤宁宫来人说,今儿元灵真人见到小公主时惊为天人,很是夸赞了一番小公主!”李德全很是知道康熙的心思,将元灵真人对阿鲁玳的夸赞之语学得活灵活现,惹得康熙哈哈大笑,一副很是自得的模样。

这时御前传事总管郭太监进来了:“启禀皇上,吏部尚书尹桑阿求见。”

“宣他进来吧!”康熙摆了摆手,李德全先会意地退了出去,先去办刚刚康熙吩咐的几件事。

走到门口时正好与尹桑阿擦肩而过,李德全微微侧身让了其一步,尹桑阿对他点了点头就直接走了过去,虽然知道这是新近上位的康熙近侍太监,但也没有刻意亲近的想法,熟读是熟的他甚至对于这些内监破位看不上。

李德全侧头看着他的背影,不明所以地笑了一下,尹桑阿来自满洲正黄旗,姓伊尔根觉罗氏,名唤伊桑阿,18岁就中了进士,从礼部六品笔帖式做起,历任工、户、吏部尚书等要职,将来入阁拜相几乎是肯定的,这种实权派人物看不上自己也算正常,只是这样自己想完成主子交代的任务可就有点头疼了。

“奴才参见皇上。”

“起来吧!爱卿匆匆前来可是有要事?”

“启禀皇上,奴才刚刚收到快马来报,安东发大洪水,已出现多处决堤,淹没良田房舍无数,百姓流离,恳请皇上圣裁。”尹桑阿也不废话,言简意赅地将紧急事务和盘托出,眉宇间带着一丝焦虑,他是历任工部、户部,又是治水的能臣,自然对于洪水的灾害知之甚祥。

康熙猛地坐直了身体,声音严肃了起来:“安东堤坝不是前年刚刚重修过,河道亦是投入巨大进行整治,今年雨水甚至不及往年,怎会决堤?”朝廷每年在治水上投入的人力物力是极为庞大的,尤其是黄河各个重点河段更是年年加固堤坝,毕竟比起决堤带来的损失,前期投入再多也值得。

尹桑阿摇了摇头:“此次洪水来势汹汹,之前并无预兆,连续数日暴雨导致河水暴涨,据报决堤的位置并非前年加固所在,显然是从薄弱处突,,安东县令已经组织当地兵丁百姓上堤坝抢修如今当务之急还是需要朝廷运送钱粮物资前往救灾,否则伤亡一旦加重,来日恐怕会滋生瘟疫。”

康熙眉头紧锁,他当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从他登基至今,黄河几乎年年水患,他对于水患有着深入的认知,只是朝廷极度缺乏治水的人才,面前的尹桑阿已经算是治水方面的能臣,但是努力的效果并不大,大多数是按照老办法按部就班加固堤坝,年年加高增厚,年年灾情加重,着实不是长久之计。

他改重用靳辅大治黄河,早些年倒是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不治海口,而惟务泄涨,导致海口渐淤,河底渐高,水患又开始日渐频繁。加上靳辅和尹桑阿理念不合,时常互相攻讦扯后腿,偏偏他们又都是为了治水,并非死心作祟,让康熙颇为无可奈何。

康熙通读史书并古代治水名著,自然明白黄河水不能畅通入海,除了会淹没两岸堤坝,还会倒灌进和他相连的江、河、湖,引发次生灾害,这就是黄河水患频发的根本原因。

摆在康熙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如顺治朝那般应付任务,随便修修堤坝即可。但是选择这条路的后果就是黄河、淮河沿岸民众将永无宁日,只要稍微出现洪涝,两岸就会决堤。庄稼不仅颗粒无收,百姓们更得流离失所,涂耗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