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母仪天下(五十)
宜敏无奈地摇了摇头,康熙还是喜欢卖弄这些小花样,可惜无论这个盒子再如何的精美和巧思,它的作用终究也就是用来装东西罢了,即使供奉在佛前,心中不诚,又能有多少作用呢?
她的曾祖母能够活到百岁高龄,靠的可不是什么佛祖保佑,而是她仙境中的仙草灵果维持着身体的活力,当然曾祖母乐天知命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她虽然信佛,却不代表会将自身命运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仙佛身上。
“莺儿,将这些经书都妥善收好,至于明日送去皇觉寺供奉的差事,就由雀儿替你去吧?”宜敏看莺儿并未对此感觉到诧异,显然雀儿已经提前得知此事,姐妹俩是商量好了才来禀告自己。
不过宜敏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身为主子没得整日为身边的鸡毛蒜皮小事操心的,身边人能够彼此沟通,遇事懂得商量着办,她高兴都来不及呢!
“主子,上回您答应过老方丈,要请他尝尝‘碧落黄泉’的滋味,这回是不是该带上几两过去?”莺儿一边收拾经书,一边提醒宜敏,上回皇上陪着去礼佛,曾经夸耀过钟粹宫的好茶独一无二,惹得老方丈这个茶痴念念不忘,难得开口讨要。
宜敏拍了拍额头,连声道:“对对,你不说本宫都忘了此事,你去找楠儿要些碧落黄泉,大师是世外高人,从不眷念俗物,唯独对茶道难以超脱,不过这茶叶制作难度极大,三年方得出一茬,如今剩下的也不多了,就一并送去吧!”
皇觉寺的老方丈已经九十余岁高龄,是中土佛教集大成者,到了他这种境界基本上不需要考虑绝大多数世俗的问题,他也是当年宜敏披命‘贵不可言’的那位大师,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宜敏乃是有缘人。
康熙对于这位老方丈的才学十分钦佩,其曾经游历天下五十余载,对于天下各地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如数家珍,加之年幼出家,性情淡泊豁达,对于琴棋书画都有极高的造诣,乃是康熙的良师益友。
皇觉寺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在老方丈来此挂单之后,才被康熙御封为皇家寺庙,不但大肆扩建大殿,为佛祖塑造金身,还下旨皇觉寺永受皇家香火供奉,至于原本太皇太后经常供奉的那座寺庙则渐渐没落了。
因此,康熙和宜敏平日里出宫游玩,时常结伴前往皇觉寺拜访老方丈,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老方丈一手素斋堪称冠绝天下,比起宫里头的御厨尚且更胜一筹,毕竟手艺花样尚在其次,而是在老方丈手里做出的素斋给人一种禅意,这是任何大厨都比不上的。
“主子,奴婢去了楠儿那里,说是碧落黄泉只剩下这些了,奴婢瞅着尚不足一罐子,您看是不是再添点别的好茶过去呢?”莺儿动作很快,一听宜敏的吩咐便立刻去办了。
楠儿本来在茶房制茶,见莺儿来要茶叶便跟着过来了,她手里捧着茶册,对着宜敏福身道:“主子,大师素来喜好江南的春茶,内务府刚刚送来一批新茶,都是还没经过炮制的嫩叶,他老人家最是喜爱炮制各种茶叶,不如包一些给大师送去?”
宜敏一听顿觉有理:“不错,若论道茶还是你这丫头合心意,难怪大师也对你另眼相待,干脆明儿你跟着雀儿一起去,将各色茶叶都整治一份给老方丈送去。想必见了你,大师便是什么都没得到也会高兴的。”
楠儿从进了钟粹宫起,就负责宜敏身边的茶水,这丫头家里原本经营着偌大茶庄,分店遍布各地,还是专供内务府渠道的皇商,可惜花无百日红,自从父亲意外去世后,身为家中独女无法继承家业,家产遭叔叔抢夺,只能跟着母亲回了娘家,后来被选中培养成了宜敏身边的司茶女官。
由于从小家学渊源,楠儿对各种茶叶一闻便知,茶经典故更是信手拈来,遇上了方丈大师那等茶痴可不是将遇良才,酒逢知己么?自从宜敏投其所好带着楠儿去了一趟皇觉寺,老方丈最好的茶友便换人了。
“敏儿这是忙什么呢?莫非要给觉蝉大师送茶叶?”康熙这时走了进来,刚好听见宜敏的话,又见到楠儿在这里,顿时心中了然。他过去只知道宜敏身边的四大宫女各有所长,直到楠儿在皇觉寺小露了一手才知道自己有些小瞧人了,什么叫技近乎道。
宜敏回头见康熙背着手走了进来,身后没有跟着李德全,就知道康熙是屏退了下人摸进来的,对此她早已习以为常,反正她行事素来光明正大,真有见不得人的要事都是进入仙境做,对于康熙这种不君子的作为适应良好。
“这还不是要怪皇上,若非你在老方丈面前卖弄妾身的碧落黄泉,如今何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幸好手头上还剩下一些,让老方丈解解馋也是尽够了,就怕他老人家喝过了碧落黄泉,怕是看不上妾身准备的其他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