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母仪天下(三十六)
康熙这次沉吟了许久,他在衡量着后宫众女的价值,温嫔背后有钮祜禄氏,惠嫔和通贵人出身那拉氏,都是军政并重的大族。僖嫔如今得到了赫舍里氏的全力支持,自从索尼一系倒台后,其他赫舍里氏各支如同惊弓之鸟,转而开始支持膝下已有阿哥的僖嫔,目前四阿哥胤礽身边有两个是赫舍里氏支脉的嫡子当哈哈珠子。
淑嫔背后的郭络罗氏代表盛京老家那边的势力,虽然在朝堂上没多少高官,但是与当地势力盘根错节,主管盛京防务,是不可忽视的满洲老姓。
成嫔戴佳氏和德贵人乌雅氏等人背靠的都是包衣上三旗的势力,不过前者是祖父辈就已经抬旗而出,但是依然有不少族人仍在包衣旗,内外沟通之下,势力依然庞大。
后者则是内务府包衣世家的代表,德贵人只是从中脱颖而出的一位幸运儿罢了,康熙对她的温柔小意和容易生养颇为满意,加上乌雅氏是吴氏旁支,既能让这群世代包衣人有些指望,还能牵制吴氏这种已经抬旗的主脉不至于太过膨胀。
康熙转动着手中的扳指,慢慢地开口道:“温、惠、淑、僖四嫔可上位,至于嫔位由敏儿做主便是。”终究大清还是以满洲大族为擎天柱,赫舍里氏已经清扫过一遍渣滓,也该安抚一二了。
宜敏对这几个人选没有发表意见,都是满八旗出身且有生育过阿哥的,至于温嫔压制了这么多年也到头了,不能太过分,毕竟只要钮祜禄氏一族不倒,在宫里头终究要竖起自己的一面旗帜,不是温嫔也会是另一个钮祜禄氏,对宜敏而言还不如让温嫔上位,至少她有几斤几两宜敏心里门清。
“既然皇上让妾身做主,妾身便提几个人选给皇上参考一二,永和宫的李贵人、储秀宫的张贵人,承乾宫的德贵人。”宜敏慢条斯理地提出了几个人选给康熙,这是她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康熙疑惑了一瞬,很快就对上了这几个人的信息,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李氏一门英烈,之前平三藩时又受了大委屈,如今封李氏一个嫔位作为补偿倒也是应有之义。”
李氏是老牌将门世家,在汉军中有极强的号召力,虽然李永芳已经不在了,但是他娶了阿巴泰的女儿,是抚西额附,地地道道的皇亲国戚,李氏体内留着一部分爱新觉罗家的血脉,身份算得上极高贵了,一个嫔位并不算高。
宜敏递过一杯茶水给康熙,笑着接口道:“当年那次大封后宫,晋封名单上本就有李氏,可惜李家出了那等有辱门楣的事情才将她拿了下来,后来已经确定乃子虚乌有的构陷,妾身想着皇家也该有所表示,还李氏一个公道才是呢!”
“李氏是个刚烈的,当年为表清白居然投寰自尽,幸好敏儿机警及时救下,否则怕是不好收场了,此事便依敏儿所言。”接过茶水喝了一口,感叹道:“敏儿这里的茶调制得就是好,用膳后来一杯特别解腻。”
宜敏没忍住白了康熙一眼,带着几许妩媚嗔怪:“还不是皇上喜食荤腥,让您多吃几口蔬菜就跟嚼蜡似的,不然妾身何必费心去翻找古膳方呢?您上回可真是吓坏妾身了。”
就没见过这么爱吃荤腥的,不易克化还特别挑嘴,以前御膳房也没少敬上消食茶,这位却嫌味道不好,一口都不肯喝。幸好承瑞和赛音察浑从小饮食就被管控着,向来荤素不忌,否则她真的要被父子三人气死。
康熙腆着脸挪到宜敏身边,一把揽过她的纤腰,讨好道:“全天下就敏儿最贴心,朕以后一定多吃果蔬,一定不会再像上次那样了。”上回他从草原上回京城后肠胃不适许久,御医说是膻腥肉类吃的太多,导致脾胃失调,宜敏那回是真生气了,硬是让他一个月没沾半点荤腥,弄得他后来看到绿菜叶就开始反胃。
可能宜敏也是知道康熙这种不爱吃素菜的口味没法改了,只能去了藏书阁翻阅各种古籍食谱,又跟沈行济几人商量了半天,最后才确定了几道消食茶饮的方子,又让钟粹宫小厨房的几位大师傅调制了许久,才弄出康熙喜好的口味。可以说就这简简单单一杯消食茶,花费的人力物力不下于整治一桌满汉全席。
宜敏对康熙的厚脸皮很是无奈,知道他不过是随口说说,下次用膳只要自己不在,还是照样只吃肉,所以她也懒得多费唇舌,伸手拿过康熙喝空的茶碗,又给他斟了一碗消食茶。
见康熙二话不说接过来一饮而尽,宜敏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拉他起身准备散步消食,这也算是他们二人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日里康熙只要有闲暇都要过来一同用膳,然后一同散步消食,顺便歇个晌午。
两人漫步走出坤宁宫,向着御花园的方向而去,不一会就能看到满园花草修剪得造型各异,在午后的阳光下摇曳生姿,让观赏的人也随之心情明媚起来,两人聊了一些琐事之后,转而又提起后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