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母仪天下(二十一)

众人纷纷坐定之后,家宴便正式开始了,康熙当先举起金色酒樽,笑着道:“今日在场诸位有朕的长辈叔伯,也有兄弟子侄,还有姑婶姐妹,你们都是朕的血脉至亲呀!今日能够齐聚一堂,为朕与皇后贺,朕很是欣悦,请诸位举杯,一同畅饮!”

宗亲们纷纷响应,举起酒樽齐声恭贺:“为陛下贺,为皇后贺,恭祝两位陛下龙凤呈祥,大清国泰民安!”

康熙大笑着将酒一饮而尽,宜敏同样笑盈盈地举杯示意,借着衣袖遮掩,仰头饮尽杯中酒。

场面话说完了,接下来就是宗室们陆续上前敬酒祝词,两人也是来者不拒,当然他们杯中装的都不是御酒佳酿,而是不易醉人的果酒,带着淡淡的果香,入口绵软甘甜,很是宜人。

今日前来的宗室数量不少,亲王、郡王都亲自祝酒,后面的贝勒国公等等则是一批批地来,得益于过人的记忆力,宜敏大多数人都能叫的出名字,偶尔出口寒暄几句都能叫人如沐春风,一时间场面和乐融融。

众人都惊异于皇后对宗室的了解重视,甚至连一个不起眼的辅国公都能叫出名字,并且问及其家中老夫人为何不曾到来?

那辅国公受宠若惊,连忙请罪道老母偶感风寒,这才遗憾缺席,感谢皇后娘娘惦念。不过看那激动得满脸潮红的模样,显然是对自己能得皇后记住很是感动。

宜敏对此倒是不觉得如何,毕竟这么多年来,无论大宴小宴,国宴家宴基本都是她安排主持的,对于这种场合早已应付自如。

她微笑着应付络绎不绝前来敬酒的命妇和宗室女,眼角余光注意着皇太后的动静,却意外地发现她已经收起了外露的情绪,恢复了原来那副平静无波的模样,仿佛刚刚的暴怒完全不存在一般。

见此她不由得心中暗自佩服这位的忍耐力,虽然她的政治智慧不及太皇太后,但是这份心性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若非时运不济遇到了自己,恐怕她终究会笑到最后。

宜敏沉思了不过一瞬,便端着酒樽对皇太后道:“皇额娘,本宫敬你一杯,您当年的照顾与情谊,本宫一直铭记于心。”说完目光直视皇太后,她不能像其他人那样直接忽略皇太后的存在,否则就是她处事不周,何况她对皇太后本就问心无愧,根本不怕面对。

皇太后低垂的目光缓缓抬起,看向正对自己举杯的宜敏,见她目光清亮真诚,不由得心绪复杂,曾经她是恨面前这个女人的,毕竟姑祖母落到这步田地,这女人就算不是罪魁祸首,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但是她又深知姑祖母与宜敏会闹到这等不可开交的地步,更多的原因在于姑祖母的掌控欲太强,容不下后宫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尤其当初对赛音察浑下手的事令她心中至今有愧。

她曾经试图调和两人的关系,但是两人都是性子执拗之人,都有着自己坚持的底限,事情反而越演越烈,随着苏沫儿的死亡,彻底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而她是科尔沁的女儿,注定要站在姑祖母一边与宜敏为敌。

若是两者始终敌对也就罢了,偏偏最令她想不到的是,当姑祖母濒临死亡的那一刻,居然是这个女人伸手拉了一把,也许在姑祖母心中宁可干脆的去死,也不愿意一辈子躺在床上受折磨,但是在她看来宜敏的作为却帮她保住了这凄冷后宫中唯一的亲人。

从那以后,她对宜敏的感觉极为复杂,既想为姑祖母和苏沫儿报仇,却又不得不感激她的救命之恩,爱恨交织让她好不纠结,平日里行事上就会时常出现自行矛盾的作为。

刚刚在慈宁宫询问姑祖母的时候,她何尝不是想要得到一个解脱的答案,所以当姑祖母居然反对她出手报复的时候,她心底竟然暗暗松了口气。但是今日受到的羞辱令她愤恨不比,却也犹如一盆冰水让她清醒过来一个冰冷的现实,无论自己如何想法,主动权都不在自己手上,面对帝后联手,自己的胜算实在是太低了。

前几次交锋下来,她都是惨败收场,蒙古在后宫的势力已经大大缩水了,仅存的几位蒙古太妃也都已经老迈了,在各自部落的影响力早已所剩无几,至于科尔沁更是远在天边,根本提供不了多少助力。

而宜敏身为满洲贵女,如今更是贵为皇后,背后有家族不遗余力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康熙一直站在她身后,宗室和文武大臣中也有不少她的支持者,加上两个出色异常的儿子,所有的一切让宜敏底气十足,无论面对任何情况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皇太后默默地盯着宜敏看了半晌,四周的喧哗声渐渐低落下来。连康熙都转回视线注目着眼前的对峙,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皇太后不会给面子的时候,她却出乎意料地妥协了,只见皇太后缓缓地伸手拿起宫女捧上前的酒樽,将其一饮而尽,干脆利落得让人几乎反应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