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母仪天下(二)

“吉时已到——”随着一声拉长的唱喏,坤宁宫外的广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礼官的指令。

为首的六嫔统一身着香色嫔位吉服,神色庄严肃穆,站在众人之前,若非旗头和巾帕颜色不同,怕是都分辨不出几人来。虽然论品级六嫔低于亲王妃,但是她们是皇帝妃嫔,又是后宫主位,因此排序仍在众人之前,参拜大礼之后,她们将是第一批入殿的。身后依次是亲王福晋、郡王福晋、和硕公主、郡主……等等,参照品级依次入殿。

宜敏端坐在坤宁宫凤座之上,视线越过正殿大门直达殿前广场,看着无数身着吉服的贵妇集中在一起,无论品级高低、出身贵贱,都整齐划一地对着坤宁宫俯首,向着一国之母六肃、三跪、九叩大礼参拜,象征着皇后这个位置天生凌驾于大清所有女性之上。

看着这恢弘壮观的场面,宜敏也不由得心潮澎湃,不同于昨日大朝会上众臣的参拜,因为当时是与康熙同坐龙椅,感觉满朝文武主要是在参拜康熙,而自己只是顺带的,像是附属品一般。

今日却不同,在这坤宁宫正殿之上,居高临下,俯视众女,这是独属于皇后的荣耀,她此刻似乎才明白为什么无数女人要为这个位置争破头,因为她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后宫之主,什么叫母仪天下,这种高高在上都尊荣真的很容易叫人沉迷不可自拔。

参拜大礼之后,就是依次入殿觐见皇后。

六嫔被先行引入殿中,按规矩行礼后,便是聆听主子娘娘的训话,对此宜敏自然早已打好腹稿,此刻不过是照本宣科地念了出来罢了。不外乎是身为妃嫔当恪守本分,勤勉柔顺,好好伺候皇上,为皇家绵延子嗣之类的。

宜敏每训一句,六嫔便要答应一声,要保持行礼的姿势,直至宜敏训话完毕,她们方才能起身。

对于每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六嫔,宜敏也没什么聊天的欲望,后面还有一堆人等着她接见呢,很快便挥手让她们跪安,六嫔如蒙大赦地行礼退下,被女官引导至后殿歇息,她们需等待全部人觐见完毕才能离开。

接下来便是亲王福晋这个级别,康亲王妃、简亲王妃和安亲王妃等老一辈王妃,因着年纪都大了,行礼之后宜敏就连忙赐坐,与她们闲话几句家常,便让人扶着她们去后殿歇息了。

至于裕亲王妃西鲁克氏与恭亲王继妃马氏与宜敏最为熟悉,倒是留下来多说了几句话,西鲁克氏一直就与宜敏交好,自从康熙十六年宜敏帮她保住了长子昌全的性命,她就对宜敏是感恩戴德,完全归心。

至于马氏则是恭亲王的继室,原配纳喇氏,是郎中拜库礼之女,与常宁感情不协,过门不过两年便没了,康熙便指了马义仓之女为常宁的继室福晋,马氏貌美性温柔,常宁颇为喜爱,过门没多久便生下了长子永绶,在恭亲王府地位稳固。

马义仓按照族谱算是马佳氏旁支,尚未出五服,马氏与宜敏算是有几份亲戚关系,常宁也因此高看她几分,因此马氏打心底便与宜敏亲近,虽然她平日里沉默寡言,但是心中颇有见地,偶尔也有惊人之语。

宜敏与两人浅谈两句,大致了解了刚刚外面发生的事情,谢过了马氏的仗义执言,便请她们先行去后殿歇息了。

接下来便是接待和亲外藩的公主格格们,她们倒是都一起进来了,虽然品级有高有低,高的是和硕公主,低的只有乡君品级,毕竟都是从蒙古千里迢迢返回京城的,宜敏便安排她们一同觐见,也方便说话。

因为这些年宜敏时常派人慰问她们,众女与宜敏也算神交已久,加上在场的不是皇室女就是宗女,进来没多久,这些公主格格们①就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

为首的长公主开口便是感谢宜敏的大恩,说她一把年纪了,托了宜敏的福才能在有生之年来京城看看,面对这位亲王阿济格之女,宜敏极为谦虚,表示长公主为满蒙和睦贡献良多,些许问候乃是应有之义。

长公主看着宜敏,眼中满是欣赏,她真诚地道:“皇后自谦了,从天命年间至今已有数代人,和亲蒙古的公主、格格不知凡几,何曾有人理会过我们的死活?也就阿图她们几个固伦公主还算好点,但也难免各种不如意,何况我们这种不受重视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自从康熙十年本宫第一次接到来自京城的礼物起,至今已十二载有余,从一开始冷眼旁观到如今的期待雀跃,感觉这日子开始活得有了滋味,所以本宫是真心感激你,你真的很好!”

其余爱新觉罗家的姑奶奶们听了心有戚戚,纷纷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可能是草原上待久了,说话行事都很直爽,有的夸赞宜敏貌美心善,有的说喜欢她送的各色特产,有的说太医医术高明,治好了困扰已久的病症,甚至还一位直接下拜谢她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