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封后大典(二)
紫禁城中锣鼓喧天,百姓们奔走相告,王公贵族弹冠相庆,今日是黄道吉日,也是当今圣上迎娶新后的日子。新后马佳氏在民间享有盛名,在百官之中亦有美誉,对于此次新后的侧立,绝大多数人都是持赞成态度的。
承恩公府通往紫禁城的街道已经被禁军封锁了,老百姓们远远的只能看到无数虎背熊腰的禁军背影。但是他们依然乐此不疲的踮起脚尖,甚至蜂蛹至更远处的高楼上观望。毕竟这次的封后大典与以往都不同,那紫禁城内的天子将走出来,宛如民间百姓迎娶新妇一样,亲自前往女方家中,将其迎娶回家。
这样的天子让老百姓觉得惊奇,也觉得亲切。原来九五之尊娶皇后的时候也与他们老百姓一样呀?这更加激起了老百姓的好奇和热情,要是能亲眼看到天子娶亲的场面,够他们吹一辈子了。就算看不到现场,但是却不妨碍他们互相吹牛呀!反正到时候也没人知道他们站哪里不是,于是一个个讨论得更加热火朝天了。
紫禁城分为东南西北四个街区,此时最靠近西街的一座三层酒楼里,无数人群蜂蛹挤了进来,纷纷点上一壶茶或几盘茶点,只求能占据一席之地,就见一张本该坐四人的桌子至少拼了八九个人。至于二楼的雅座,那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了,尤其在这种特殊的日子里,若没有上百两银子别想上去,就连坐在一楼的也没几个是苦哈哈的老百姓,大多数是家中富裕的才敢挤进来凑这份热闹。
更别说三楼的包厢里,早半个月就被达官显贵预定完了。这样的情形不只是独一家,而是迎亲路线上的所有酒楼饭馆都是如此,甚至稍微远一些的,只要能看到一鳞半爪的也是供不应求,乐得这些掌柜们合不拢嘴。
“哎,你听说了吗?咱们这位新皇后虽然是以元后之礼迎进宫,实际上却是继后,已经入宫好多年了。”有个中年男子看了看左右,凑到同桌耳边神神秘秘的说道。
对方却对他翻了个白眼,不屑道:“就这?你刚从外地来的吧?这件事整个京城谁不知道?天家根本没掩饰过,两年前的废后诏书可是昭告天下的,被废掉的那个听说是太皇太后为当今皇上选的,是一年前被全家流放的赫舍里氏出来的,心肠坏着呢!。”
“不是吧?赫舍里家出来的闺女都敢娶!我虽然是外地人,但是对这赫舍里氏的惊天大案也是如雷贯耳啊!”中年男子大惊失色,连忙倒了杯茶递过去,追问道,“这废后是怎么被废的?赫舍里氏是因为这个才被抄家流放的?”
同桌那人接过杯子,呷了一口才低声道:“要不说当今的太皇太后眼神不好呢?你想啊,先帝那会不也废了自己的元后,那可是科尔沁的贵女,还是太皇太后的嫡亲侄女,结果把大清后宫搅得乌烟瘴气,又骄奢又善妒,害了一个又一个,听说当今皇上还在娘胎里的时候都差点被害了,先帝这才忍无可忍地废了她。”
“嘶——这科尔沁送这样的贵女来当大清的皇后,那是想要结亲还是结仇啊?太皇太后就算偏袒娘家人,也不该这么坑儿子吧?”中年男子倒吸一口冷气,连连摇头,“听说蒙古女人一个个膀大腰圆,粗鲁蛮横,居然还这么心狠手辣,废得好!”
“嘿,你以为这就完了?当今的元后当年也是太皇太后千挑万选看上的,听说仅凭她老人家一句话直接入宫当了皇后,连选秀流程都没正经走过,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废的命!尤其这位跟先帝的元后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善妒,最绝的是,听说这位给全后宫的女人都下了绝育药!”
中年男子听得双目圆瞪,不可置信地接口:“啥玩意儿?绝育药?那当今的后宫不得被霍霍光了?”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怀疑道,“不对啊,当今皇上虽然早些年子嗣不算丰裕,但还是有孩子的,近些年来更是年年都有阿哥公主出生,该不是以讹传讹吧?”
“就说你孤陋寡闻吧,当年那废后圣旨上可是写得清清楚楚,榜文边上还有朝廷的人帮忙解释,一准儿错不了!至于这些年后宫子嗣繁盛,那可不是那位的功劳,听说当今圣上早些年就不肯与她见面了,不过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还是好吃好喝地供着罢了。”同桌那人显然是京城本地人,说起这些东西头头是道,自得于自己的消息灵通。
“没想到你连这种事都知道?不知大哥尊姓大名啊,有空可以多交流交流,小弟平日里最是喜欢打听各种消息了。”这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这人回头一看,就见后面一桌子人都竖着耳朵,双目灼灼地盯着他,显然已经偷听很久了。
这人顿时倍觉有面子,昂起头得意的道:“我家婆娘的娘家侄儿可是在宫里头当差的,这种消息可是独一份儿,外头人哪里会知道呢?”他这人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吹牛海聊,加上还有点关系背景,传一些无伤大雅的闲话也没人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