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凤还巢(九)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以佛拉娜为首的几个姑娘已经是一脸崇拜地围在承瑞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完全释放了天性,再没有之前隐约的拘谨。宜敏眼中露出赞许的笑意,幸好承瑞这孩子天性纯粹正直,就算有洞悉人心的本事也不曾走上歪路,否则真要养出第二个康熙那样凉薄的人物,她可当真要吐血了。
康熙最大的本事就是天生擅长玩弄权术,对人心的把握有种敏锐的直觉,偏偏承瑞完全传承了这一点特质,随着这个孩子日渐成长,宜敏终于发现了这件事,当时的她心中百感交集,她此生最痛恨的便是康熙那份肆意玩弄人心的凉薄,难道自己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儿子也要走上这条老路吗?
这些年来她看着康熙一路的蜕变,都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面对那双能够看透人心的眼睛,她还能够隐藏多久?她很清楚自己心中仍然埋藏一股最深沉的险恶与憎恨,而对象正是那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这个男人占据了她前世几乎全部的人生,也是她全部痛苦的最终根源。
偶然她也会尝试着说服自己,今生的康熙并没有做那些事,就这样将前世全部的恨都发泄在他身上,或许并不公平?但是现实一次又一次地让她心凉,康熙永远都是康熙,即使重来无数次他依然不会改变,他雄才大略,博学多才,意志坚定,未达目的誓不罢休,是个天生做皇帝的料子!但是这都改变不了他就是个自私、凉薄、野心勃勃的男人的现实!
只要侵犯了他的利益,那么不管是发妻原配、托孤重臣,还是敬爱祖母,统统都是可以踢开的绊脚石,现在康熙对她有多信任,日子有多甜蜜,未来感觉到她背叛的时候,他就有多暴怒疯狂,她赌不起失败的后果,也不想接受那样的结局。
承瑞是她这辈子寄予最大希望的孩子,其他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和生活,唯独承瑞没有选择。他是康熙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子,如果他不能登上那个位置,那么不但自己没有活路,连同所有的同母弟妹都会一起遭殃。
她从未对承瑞提起过这些,但是他是个聪明绝顶的孩子,必然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所以他的很多言行举止已经渐渐向少年时期的康熙靠拢了,这一度让宜敏十分焦虑,她有种看到第二个康熙的既视感,让她时不时会一阵惊悸,甚至有段时间不敢见这孩子。
所以,她同意了康熙的提议,让两个儿子在十岁生辰后陆续搬去了阿哥所。加上康熙给儿子安排的繁重课业,她每日里只有请安的时辰里才能看到儿子,加上阿鲁玳的存在转移了她的注意力,让她逐渐忽略了心中的异样。
直到那次承瑞独自一人跑来与她谈心,那时她蓦然发现自己真的做错了,对康熙的恐惧让她迷了心窍,竟然连自己的孩子都要怀疑,而她这一点微小的变化还被承瑞敏锐地感受到了,所以这孩子的天赋告诉他额娘不想见他,可是内心的感情反驳着不可能,两个想法的拉锯让这孩子变得没有安全感,保清和保成的事情成为了导火索,让他借机说出这份感觉。
当他小心翼翼地问出“额娘也会这样吗”的时候,宜敏的心是颤抖的,仿佛被针扎了一般刺痛,她到底做了什么?竟然给了孩子自己会抛弃他的想法?
孩子的话戳破了她一直以来的自欺欺人,她淡忘了自己的初衷,最初的最初,她不过是奢求一份失而复得,祈求上苍能够重新拥有自己那几个可怜的孩子罢了。但是进了这个皇宫,她的心却终日被仇恨的火焰所灼烧,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的想法,直至扭曲变质,心中复仇的念头慢慢地占据了上风,甚至为此让自己的孩子置身于危险与不安之中。
那天她久违地把承瑞拥进怀里,坚定地告诉他,额娘心中最重要的永远都是他们。她当时心中既愧疚又庆幸,幸而承瑞对人心的敏感,及时把她从入魔的边缘拉了回来,她不该忘记初心,她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得回自己的孩子,好好把他们养大成人,看着他们成家立业,而非本末倒置地追求着虚无缥缈的所谓复仇!过度的压抑让她把康熙妖魔化了,十数年来无时无刻的警惕和戒备让她的精神几近崩溃,以至于差点走火入魔。
康熙的性子已经定型了,很难改变,只因他从小生活在险恶的环境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警惕,任何一点不对劲都会被无限放大,极重的猜疑心让他与任何人都无法交心,性格决定命运,最终康熙依然会走回孤家寡人的结局。
承瑞是个好孩子,他与康熙不同,他从小在幸福中成长,孝顺父母,友爱弟妹,待人温和诚挚,最重要的是他拥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他有宜敏,有赛音察浑,有阿鲁玳,未来还会有几个亲兄弟帮衬,所以不论承瑞的天赋如何与康熙相似,他都不可能长成第二个康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