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阴阳错乱(一)
梁九功站在乾清宫门外,握了握拳头,手心里全是冰凉的冷汗。他深知这次回话攸关自己的身家性命,由不得他不小心再小心。梁九公抬头望向面前这个这座冠冕堂皇的殿宇,深深地吸了口气,极力克制住身心的颤抖,往日里早已习以为常的地方竟让他觉得前所未有的恐惧,仿佛那深处蹲着一只吞噬人命的凶兽一般瘆人。
这世上谁人不怕死呢?越是位高权重,就越爱惜自己的小命。梁九功小心翼翼了一辈子,日日伏低做小,好不容易熬上这等高位,好日子还没享受几天呢?如何舍得去死呢?在紫禁城里能够手握权势的,大多数都是心狠手辣的人物,他们可以毫不在意的夺去无数人的生命,唯独自己不肯掉一根毫毛。梁九功同样如此,平日看起来一副温吞模样,但是谁若想要他的命,他绝不会叫对方好活,即使这个人是他曾经效忠的主子也不例外。
只要能够活命,卑躬屈膝算什么?梁九功能够从一个任人作践的小太监爬到如今太监总管的位置,他手上不知道沾染了多少人命,更不知道屈下了多少次膝盖,只不过他比旁人幸运的一点在于服侍的主子,从无人问津的小皇子一朝成为了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于是,他也从小梁子成了梁总管,从梁三变成了梁九功。
在今日之前,梁九功一直都自认对康熙的忠心日月可表,可当这位主子真正威胁到他性命的时候,他才发现,忠诚还是死亡?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面对生死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地屈服了,做出了自认为最正确的选择,更何况,在他看来,投诚皇贵妃并不算背叛康熙,他只是提前预定了未来的从龙之功罢了。
而且比起难以琢磨、喜怒无常的皇帝,还是皇贵妃更好伺候,这位性格爽朗直接,行事重诺守信,不爱拐弯抹角,就算平日里极为严厉,在奴才们眼中却是个难得的好主子,至少他们只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不用担心无缘无故地送命。
很快梁九功就停止了这种无意义的胡思乱想,他收敛起脸上一切多余的表情,抬脚跨入乾清宫,对这里的一切他早已浸入到骨子里,熟悉得闭着眼都能知道踩的哪一块砖。他入门后径直拐右,这个时辰康熙刚下朝不久,定然在东暖阁批阅奏折,除非接见王公大臣的时候,否则他极少规规矩矩地端坐在正殿的龙椅上,也许从小坐惯了吧,并不觉得有什么稀罕的,甚至没少抱怨龙椅又硬又硌人。
守在门口的奴才一见梁九功,立刻极有眼色地掀起帘子,梁九功不动声色地偷眼看去,却发现平日里总是堆满炕上的奏折居然不见踪影,而康熙也罕见的手上没有拿着书,也没有做任何事情,而是毫无仪态地侧靠在明黄长枕上,侧着默默地盯着窗外,看起来深沉压抑,似乎在思考些什么,吓得伺候的奴才们噤若寒蝉。
唯独梁九功微微松了口气,一看那无焦距的眼神,他就知道康熙这只是纯粹的发呆罢了。他轻轻甩了甩手中的拂尘,东暖阁里伺候的奴才如获大赦,连忙鱼贯退出,整个过程中没有发出任何一点声响。梁九功不着痕迹地观察了康熙一会,这如往常一般静静侍立到康熙身后,悄无声息地将案上已经凉透的茶盏换了。
即使梁九功的动作再轻,这样的举动也引起了康熙的注意,他瞟了一眼正躬身换茶的梁九功,面上神情舒缓了些:“是梁九功啊,既然来见朕,想必是有结果了?”他一开口就没有任何试探,直入正题,显然这件事已经耗尽了他的耐心,甚至让素来勤政的他连处理政务的心思都提不起来。
“是,奴才已然查清始末。”梁九功心中蓦然一惊,连忙垂下视线,不敢与之对视,停顿了片刻,突然低声道,“万岁爷,请保重龙体,莫要被不值当的人气坏了身子。”
康熙一下子就听出了言外之意,心中蛰伏已久的怒气豁然爆发,一挥手就将茶盏扫落在地:“狗奴才,哪来那么多废话,还不把事情原原本本的道来!敢隐瞒一个字,朕活剐了你!”他心中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不想到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原配妻子竟然真的敢背叛自己,何等的奇耻大辱!
扑通一声!梁九公极为干脆地跪下:“给奴才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欺君!”这时候他是真不敢耍小心思,不然可能要被暴怒的康熙当场拉出去打死,到时候可就万事皆休了。
“那赫舍里氏原本咬死不肯承认,甚至嬷嬷们用了些非常手段,都没能撬开她的嘴,直到把她的贴身奴才都逼问了一遍,这才发现端倪……赫舍里氏对其他人受刑漠然以对,唯独司琴受刑不久就主动招认了……四处攀咬皆被识破之后,为保住司琴性命,这才不情愿地承认其自小与司琴感情莫逆,长大后更是难分难舍……”他低垂着头,藏住眼中滔天的怨恨,口中却一五一十地将赫舍里氏的事情倒了个清楚明白,甚至连赫舍里当时的表情和司琴的反应都一一描述了出来,尤其是赫舍里氏对那“司琴”的拼死维护,更是形容得绘声绘色,叫康熙仿若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