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四万千米的魔障(第2/3页)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象征着高度的指针也越来越靠近那被标成鲜红色的四万千米。

忽然,指针最后跳动了一下,成功触碰到了四万千米大关!

成功了?

看着高度数字仍在缓缓向上攀升,控制室内出现了隐隐约约的议论声。

但就在下一秒。

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控制室前方的屏幕中也出现了几个大字。

【信号丢失】

……

看到这边,陈梵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很明显,这名为【希望号】的火箭发射已经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是触碰到了所谓的四万千米大关。

不仅仅是希望号,看字里行间透露的意思,过去二十年内发射的火箭似乎都没有成功突破四万千米的高度。

“静止同步轨道。”

壹的声音从一旁传来:“本机先前大致测算过这颗星球的各项参数,四万千米,正好是瓦瑞拉星静止同步轨道的高度。”

“四万千米?”

“一个整数?”陈梵愣了愣神,“这么巧?”

“确实挺巧的,但泛宇宙中巧合的事情多了去了,不过是一个同步轨道的高度而已,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虽然心中有些诧异,但听到壹这么说,陈梵也就不再关注这个问题了。

“所以,为什么这些火箭会无法穿越静止同步轨道?”陈梵沉吟片刻,发出了询问。

“本机不清楚。”壹的声音中也透出了几分困惑,“理论上来说,将卫星送上同步轨道对于这个文明而言算不上难事。”

……

【希望号】爆炸了。

该死的,我就说梁副站长的名字不吉利!

梁如渊,如渊,入渊……

这名字明摆就是要失败的!

高清摄像机传回的影像资料被播放了出来。

就像过去二十年间的尝试穿越同步轨道的火箭一样,【希望号】在成功穿越四万千米高度的那一刻,受到了某种未知力量的打击。

我们为其安装的反应装甲和防弹钢板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仅仅只是一瞬间,它表面就被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我们甚至没有看到攻击物的身影!

继续加固火箭的外壳,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冲破四万千米的枷锁!

……

1713年9月14日。

第二次试飞行实验。

失败。

纵然我们采用了最新的材料制作火箭的外壳,但依然无法抵来自四万千米的未知攻击。

这一次,我在海安深空观测站的外面,眼睁睁看着黯淡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团细小的火光。

我知道,【希望二号】也爆炸了。

接连两次失败对研究人员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但研究还要继续,四万千米的魔障,也必将被我们攻克!

……

1719年。

第三次试飞实验,失败。

【希望三号】依然没有冲破四万千米。

观测站内出现了争执,一部分研究员想要追求别的突破方案——比如提升火箭飞行的速度。

尽可能减轻火箭的负重,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四万千米魔障,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既然无法抗住那未知的攻击,那我们就逃出它的攻击范围!

……

1725年。

第四次试飞实验,失败。

极致轻量化的【希望四号】拥有着有史以来最高的飞行速度。

但……它依然没有冲破四万千米的魔障。

在一团火光中,它步入了相同的结局。

研究似乎进入了屏障。

这一次的失败对研究员的打击格外剧烈,梁如渊副站长和不少研究员都选择了离开海安深空观测站。

好!走得好!!

下一次,下一次我们一定能成功!

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他们会有多后悔!

……

1729年。

第五次试飞,失败。

上头的通知发下来了。

取消海安深空观测站。

不仅仅是海安深空观测站,所有深空观测站都被取缔了。

在消耗了无数的资源后,高层领导已经彻底绝望了。

他们决定换一个视角——

既然无法攀登天空,那就将目光投向地面和地下。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在海安深空观测站外呆坐了一整晚。

看着天空中一成不变的星空,我的心中生出了无尽的悲哀。

未来的人类,难道要像老鼠一样在地下打洞生存吗?!

……

1730年。

所有研究员都离开了海安深空观测站,上头甚至派人将控制室内的各种设备都搬走了。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想把我赶出海安深空观测站!

我不走!!

我是海安深空观测站的站长,海安深空观测站还在,我就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