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枕边风管家背黑锅,借东风巧施苦肉计(第3/4页)

王嬷嬷忙道:“老祖宗误会了,不是这个意思,来禄没有这个贼心,他一把年纪还能得个孩子就是上天的恩赐,怎么敢对我家腊梅不好。实则是——唉。”

老祖宗说道:“王善家的,你今天怎么了?吞吞吐吐的,都不像你了。”

倒是一旁的芙蓉猜出来了,说道:“老祖宗,您别怪她,主子的嫌了来禄,当奴儿的如何好在背后说主子的不是。”

老祖宗冷了脸,“我看这周氏又好去佛堂拣佛豆了。”

老祖宗以为是大儿媳妇又犯了糊涂。

王嬷嬷看火候差不多了,就忙道:“可不敢冤枉了侯夫人,实则是侯爷嫌了来禄,说他把外甥女红霞一家人都给了二小姐当陪房,是想借着外甥女一家,攀上魏国公府的高枝。”

又是大儿子在搞事!老祖宗气得用御赐的拐杖杵了杵地面,问芙蓉:“果真如此?”

芙蓉心想,这事最先波及的其实是丫鬟如意,但不知怎么着,转到了来禄这里,说侯爷嫌了来禄攀高枝,还说的有鼻有眼的。

其实芙蓉也不太确定,但王嬷嬷都带着腊梅来老祖宗这里“告御状”了,那肯定就是真的呀。

于是,芙蓉就点点头,“最近……确实听说过这些不好的传闻。”

老祖宗最信任芙蓉,芙蓉这样说,老祖宗就真的以为如此,说道:“二姑娘远嫁南京,身边需要得力的陪房和陪嫁丫鬟,红霞和她的家人正合适,来禄这样安排没错,什么攀不攀的,低头娶媳妇,抬头嫁闺女,他一个侯爵,有国公爷当女婿,难道说咱们张家也是高攀?这个糊涂东西!”

把门当户对说成高攀,这不就是自我贬低吗?

王嬷嬷说道:“侯爷嫌了来禄,来禄这个大管家的差事干不下去,再说他这个年纪,也渐渐干不动了,腊梅又在高龄身怀六甲,着实危险,他得顾着家里,照顾腊梅,就托了我,向老祖宗请辞,看在他多年伺候张家、还有腹中胎儿的情分上,放他一家子出去安身立命吧。”

腊梅也挺着尖尖的肚子,起身弯腰求老祖宗,“我这个年纪生产,着实有些害怕。来禄这个年纪,说句不好听的话,也不知还能陪我和孩子几年,想着人生苦短,就萌生了退意,还望老祖宗成全。”

老祖宗看着腊梅的肚子,连忙跟芙蓉说道:“还不快去把腊梅扶起来。”

芙蓉过去扶着腊梅坐下,“你别这样,老祖宗心疼你。”

在不知情人们看来,腊梅红颜配白发,无疑是委屈的,保不齐啥时候又当了寡妇,如今她有了身孕,算是下半辈子有靠了,倘若来禄忙于差事,没有照顾好腊梅和肚子里的孩子,万一——腊梅一生就太可怜了!

老祖宗也想到这里,动了恻隐之心,再说侯爷这个当家人和大管家来禄有矛盾,主仆不和,这个家就要乱套了,既然如此,还不如换了来禄,让他好好陪家里人。

老祖宗长叹一声,“你们全家都是张家最忠诚的家奴,伺候张家几十年。如今你家确实有难处,再这样下去,对你和肚子里的孩子都不好。唉,夏氏的月份跟你差不多,她还比你年轻,又是二胎,我也是日夜操心,你这个年龄就更不用说了,得安心养胎。”

“我做主,放你一家三口出去吧,一家人齐齐整整的,齐心协力把日子过起来,你们过得好,我知道了也欣慰。”

王嬷嬷连忙道谢,声音还带着哭腔,接下来的话皆是真心,“我所担心的,无非就是腊梅,所以厚着脸皮来求老祖宗,老祖宗真是大慈大悲,有求必应。老祖宗放心,腊梅一家三口虽出了府,我还陪着老祖宗,咱们相伴多年,早就离不开了。”

定了此事,老祖宗要看门小厮把来禄叫来,问他谁当新的大管家合适。

如今,老祖宗对东府侯爷,侯夫人都失望至极,根本不屑问这对糊涂夫妻的意见,直接定人。

来禄按照王嬷嬷的意思说道:“如今东府有能力统筹全府各项事宜的人,唯有管着车马的潘达,还有管着钱库的来钱。大房的夏收能力是有,但是他太过年轻,资历尚浅,且他还要管着宝庆店这个钱袋子,再过个十年,等他历练出来了,年轻一辈的家奴,他是个尖儿。”

王嬷嬷从来不忘记提携大房。

老祖宗笑道:“我是活不到这个岁数了,将来的事情,留给后辈们吧。”

老祖宗最终毫无悬念的选择了潘达。因为潘婆子在颐园上夜上当差,这五年来兢兢业业的,在老祖宗跟前混得脸熟,而来钱的媳妇在东府当差,老祖宗肯定会选自己熟悉的人。

这也是王嬷嬷的意思——潘达夫妻都是她一手培养出来的人!她的人就是大房的人,侯府必将属于大房,将来再把魏紫的丈夫夏收捧上去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