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泣血泪控诉不平事,护周全如意当说客(第3/4页)

其实,如意不确定周夫人到底是帮凶,还只是侯爷借了周夫人的幌子,强逼红霞服从,周夫人对此毫不知情。

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多一个盟友总比多一个对手强啊!

即使周夫人因俭省之法对红霞不满,也得先装作不知道,保住红霞再说。周夫人有时候糊涂,可她敢把侯爷的脸抓破,四条血淋淋的爪印,侯爷足足养了三个月才好,周夫人一点事都没有,这就是张家宗妇的好处,有时候可以辖制侯爷。

就像以毒攻毒,得用讨厌的人去对抗更讨厌的人,而不是把讨厌的人推到更讨厌的人那边去。

张言华去了主院找周夫人去了,如意则去了腊梅家里,两人分头行动。

主院,周夫人还在吃早饭,见女儿来了,顿时觉得“稀客”,张言华搬回东府一年多了,几乎不来找她。

周夫人放下筷子,“今天怎么有空来跟我说话?你吃了饭没有?”

“早吃过了。”张言华一瞟房里,“母亲今天起的有些晚——父亲在吗?”

难得女儿来一趟,周夫人索性不吃了,要丫鬟们收拾桌子,端起了茶碗,陪女儿说话,说道:“你父亲昨儿晚上出了门,不在家里,天知道他去那里。我可管不住他,我也不稀罕管他。”

“昨天晚上卧云馆不是走水了么,那里堆着我的嫁妆箱子,我还把给你备的一些嫁妆放在那里呢,很是担心,就连夜去卧云馆瞧了瞧,看烧的怎么样。幸好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墙角下的枯草落叶起了火,早就扑灭了。昨天睡的晚,今天就起的晚些。”

周夫人说话的时候,张言华都在打量母亲,母亲这个人藏不住事,如果母亲知晓父亲在卧云馆设了圈套,强纳红霞为侍妾的事情,此时母亲应该不会如此平静。

如此看来,如意猜的是对的,母亲对此毫不知情,是父亲假借了母亲的名义。

如果母亲无辜,那红霞一家子的身契就好说了。

张言华又试探着问道:“父亲怎么突然晚上走了。”

唉,怎么一大早的总是反复提起这个败兴的人,周夫人蹙眉道:“不知道,或许是外头那个狐狸精……算了,你小孩子家家的,听到这些不好。”

张言华觉得好笑,“我都要出嫁了,母亲还藏着掖着呢,大姐姐跟我说过,豪门大户的人家,倘若不能举案齐眉,就把宗妇当成一份差事,别为难自个,自古家花都没有野花香。大家自个过自个的,井水不犯河水。”

周夫人自嘲道:“哟,我跟你父亲过了大半辈子了,还不如你大姐姐看的通透?心早就寒透了,只是毕竟和他生了你和你哥哥,做不到彻底独善其身。”

母亲说了大实话,就没有那么可恶了。

张言华说道:“母亲为我备嫁操碎了心,现在嫁妆单子如何?我瞧瞧。”

周夫人献宝似的把一本小册子交给张言华,以近乎讨好的语气的说道:“南京附近的田产和房屋已经要来春下江南去置办了,将来方便你收租。这是要抬过去的东西,已经备了一半。你瞧瞧,喜不喜欢?”

张言华匆匆翻了翻,“陪嫁的人口还没写上?”

周夫人说道:“陪房和陪嫁丫鬟得精挑细选,首先要忠,还得要人品好、精明能干。得好好挑选,德华陪嫁了四个丫鬟,两房人家,论理,她是姐姐,你是妹妹,你越不过她去,差不多打平就行。”

张言华说道:“两房我已经挑好了,就要红霞一家人,红桃一家人。红霞和红桃都是四大陪嫁丫鬟之一。如此,他们两家人就不用骨肉分离,大家以后都在南京魏国公府落地生根,忠诚毋庸置疑。其余两个陪嫁丫鬟就选没有家人、孑然一身的,她们没有牵挂,自然一心都在我身上。”

周夫人有些吃惊,“红桃一家人没问题,可是红霞就……不是说红霞不好,她很好,性格泼辣爽利,还有手段,踏实能干,有她陪着你嫁去魏国公府,你定能很快在国公府站稳脚跟,若红霞能跟着你去南京最好了,可是……她姨爹姨妈未必舍得啊,来禄把她当亲闺女似的,腊梅对她也不错,老夫少妻都宠着她。”

张言华立刻道:“怎么不舍得?难道当我的陪嫁丫鬟委屈了她?魏国公府是百年国公府,世代镇守南京,就跟江南王似的,跟着我扎根魏国公府,她家人在江南一样吃香喝辣。国公府比侯爵府要高出一大截呢,红霞一家人在国公府当差,更有前途。”

“来禄和腊梅那边,已经有人帮我去说了,他们定能放红霞一家子跟我走的。母亲只管把红霞一家人写在嫁妆单子上,把她全家身契从府里总账房里拿出来给我就是了。”

与此同时,腊梅家里。来禄刚刚要出门办事,如意来了,堵在门口,“大管家,我有急事找你,腊梅姐姐起床了没有?咱们一起商量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