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说前程母子又谈崩,借送礼如意当监督(第3/4页)

吉祥随手扯了一件交领上袄穿上了,“那是小时候啊,现在都大了。”

如意说道:“你再大也是我弟弟。”

等吉祥窸窸窣窣穿好了衣服,如意才进了屋子,“把信给我瞧瞧。”

此时吉祥的脸还是红的,把信递给如意时,眼睛都不敢看她。

如意展开信纸,不由得赞道:“好漂亮的字!”

以往如意不在意字写的好不好看,只要能够看得出写的是什么就行了,现在潜心练字,方知字有字的妙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之间,字的构架落在那里,自有乾坤,要想写的漂亮,不仅仅要做到重复练习,还得动脑子观察。

信纸上短短两行字,走笔如龙,是飘逸的飞白体,比老祖宗的字更好看。

都说见字如面,如意对能够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的人未免有些好奇,再加上她担心吉祥赵铁柱这两个热血少年再惹出什么事情来,不好收场,就说道:

“你们两个要去可以,得带上我。我不跟你们一起进去——我就在茶楼外头的戏台下看戏,你们聊完了,我们再一起回家。”

吉祥和赵铁柱无法拒绝如意,就同意了,如意想着得找个由头出门,免得如意娘担心,有了!

如意回去,跟如意娘说道:“我想起来了,今年还没有给石老娘胡同的来寿家的拜年呢。我看昨天王嬷嬷送的那匹红闪缎就挺好的,我拿去送给来寿家的。有吉祥和赵铁柱送我,我们去去就回来。”

自打三年前来寿家的指了一条明路,要如意去承恩阁当差,如意从此青云直上,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如意以后每年都会去给来寿家的拜年。

如意娘说道:“本以为你过两天再去,今天去也成,王嬷嬷送的礼物应该能入来寿家的眼,不算简薄。”

新春年礼本来就是你送我,我送你,有时候送来送去,兜兜转转,还能再送回自己家。

如意娘不善交际,以往都是鹅姐带着如意一起去,现在如意大了,能够独当一面,不用再劳烦鹅姐跑一趟。

如意娘赶紧把那匹红闪缎包好,交给如意。

如意穿上大红羽纱皮袄,头上戴着珊瑚珠璎珞,耳朵戴着珊瑚珠耳坠、手腕戴着珊瑚珠串、下着大红百褶裙,从头到脚都是一身红,喜气洋洋。

吉祥和赵铁柱赶着马车来接如意,看到如意这样的打扮,两人直笑道:“把自己打扮成红包了都。”

“这大过年的,穿红色准没错。”如意腿长,上马车都不用脚蹬,直接拉着吉祥的手,轻盈的上了车。

吉祥赶着马车,驶出四泉巷,问如意:“先去茶楼谈事还是先去石老娘胡同拜年?”

如意说道:“先去茶楼吧,一来比较顺路,二来如果咱们先去石老娘胡同,来寿家的怕是要留着吃中饭,我不喜欢在别人家吃饭,不自在。”

赵铁柱问道:“来寿家的有没有好厨子?”如果有,这顿中饭也不是非辞不可嘛!

吉祥如意一起说道:“你死了这条心吧!”

如意拍了拍赵铁柱的脊背,“你去车厢里坐着,我坐在车辕子上。”

赵铁柱说道:“外头冷,车里有熏笼,暖和,还是你进去坐吧。”

如意说道:“我嫌里头闷——啰嗦什么,快把位置让开。”

赵铁柱猫腰进了车厢,嘟嘟啷啷道:“有福不享,真是奇怪。”

如意坐在赶车的吉祥旁边,两人交头接耳,小声蛐蛐着昨晚走百病的奇遇,“那个和长生长的好像的人,会不会就是武安侯府……”

真是越长大,麻烦事就越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按起葫芦浮出瓢。

两人耳语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后面有人骑马,远远跟着他们的马车。

正是武安侯世子郑纲!

为何郑纲会跟着吉祥如意?各位看官,请听我细细说来。

话说这个郑纲一宿没睡,乘着亲爹武安侯年迈打盹补觉的时候,偷偷溜了出去,来到了北城张皇亲街,建昌侯府。

他知道九指是个看大门的,就径直来到了侯府正门。

建昌侯府是敕造的侯府,平时正门是不开的,只有迎接圣驾,或者迎接圣旨的时候才把正门打开。

正门虽然不开,但一直要有人守着,而且必须是长相端正,举止英武的人,且每一班都是十个人——这毕竟是侯府的门面嘛,排场得讲究。

九指就是西府看门人的头儿,他的相貌气质适合看正门,所以几乎一直在这里当差。

像鹅姐夫就不行了,不是他长得不好看,而是他天生一张和和气气的笑脸,一看就是个老好人,不适合看正门。

侯府大门口摆着一口箱子,专门用来收新春拜帖的,此时已经投了十来张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