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尴尬人偏做尴尬事,领月钱如意走流程(第3/4页)
如意赶紧把写好的帖子拿出来,“我来支这个月的月钱。”
腊梅打开帖子一瞧,上头写着:
“十二月二十五日,紫云轩支月例银子,看门小厮五十人,共支二十五两。洒扫二十七人,共支七两一百钱。上夜二十七人,共支十二两五百钱。看空房子十五人,共支八两。伺候花木十人,共支五两。饲养鸟兽祥瑞五人,共支五两。
以上月例共计六十二两六百钱。
按照旧例,每年腊月,伺候老祖宗的颐园家奴有功,月例银子翻倍。腊月共支月例银子一百二十五两二百钱。
另,冬天天气寒冷,洒扫和上夜有五百钱炭补,这个月发放五十四人的炭补,共计两万七千钱。
另,上夜的女人添十里画廊灯油,每晚补贴六十钱,一个晚上需五个女人,一月点了十天,共计三千钱。
另,上夜管事潘婆子有五百钱贴补,共计五百钱。
以上,共计一百五十五两零七百钱。紫云轩如意。”
颐园年底所有人可以拿双倍月例。这要归功于三年前,王嬷嬷一手操办的杀猪行动,将原来的大管家来福夫妻贪墨的三十五万两全部拿回,充入了东府官中,一下子填平了亏空,解了东府燃眉之急,过了个好年,热热闹闹娶了长孙媳妇夏氏,剩下的银子,也足够养颐园好几年呢。
作为老祖宗颐养天年之地,所有伺候的家奴都有功,于是就定下了颐园每逢腊月月钱翻倍的定例。
当然,松鹤堂、梅园、听鹈馆和颐园大厨房都不归紫云轩管,这四个地方的月例到腊月也是双倍,由她们自己的管事起帖子,来东府官中支银子放月钱。
松鹤堂是芙蓉姐姐;梅园是大小姐房里的姚黄以及二小姐房里的红桃;听鹈馆是三小姐房里的朱砂;颐园大厨房是严嫂子。
除了这四个地方,其余都归紫云轩管,也都是从如意手里领月例,因而这个数目可不小啊。
照水将帖子上的内容登在台账上,然后在帖子上写个准字,腊梅盖了章,拿出对牌,将帖子和对牌都给了如意,“可以了,你去钱库支银子去吧。双倍月例一共一百五十多两银子呢,还要兑换成铜钱,好重的,你去找几个壮实的丫鬟婆子帮你抬。”
如今钱足够,发对牌的又是王嬷嬷的亲外甥女,如意支月例就很轻松了,没有人会故意为难她,不用像王嬷嬷以前那样需要拍桌子骂人放狠话才能把月钱支出来。
“知道了。”如意将东西都装进毡包里,从后门出去,然后直奔钱库。
以前来禄是钱库总管,现在来禄高升大管家了,钱库总管当然换了人。
这人以前叫做狗剩,名字不好听,老祖宗就说,他管着钱,咱们张家有头有脸的管家们都姓来,那就叫他来钱吧!
于是狗剩成了来钱。
来钱是个面相敦厚的胖子,长相就跟画上的财神爷差不多,浓眉大眼,一百五十五两零七百钱是个大数目,需要来钱亲自批准,银子才能出库。
如意把对牌和盖了章的帖子给了来钱,来钱拿出算盘,噼里啪啦打起来,重新把数目算了一遍,也登记在册,并且在帖子上“准”字的旁边写了“核”字,盖了章。
如意赞道:“来钱,你的算盘打的真好,手指都没影了。”
来钱憨厚的笑道:“如意姑娘就不要谦虚了吧,你的算盘在颐园有名的又快又准,听说颐园大厨房每个月月底和各房清账的时候,都把你请过去帮忙。”
如意不会白白帮忙,只要她想吃什么了,可以在大厨房点菜,小锅现炒,账就记在大厨房总管严婶子那里,严婶子再把账摊在每天厨房各项开支里平账,也不用严婶子自己掏钱。
来钱一边说,一边把盖了章的帖子递给手下账房,“去给如意姑娘支银子去吧。”
账房拿着帖子,去了钱库。称重数钱都需要时间,如意赶紧去跑去东府东门,把看门的吉祥和赵铁柱叫来,说道:
“要放月钱了,腊月双倍月钱,我找丫鬟婆子帮忙也是拿不动的,你们找个车,帮我把银子和钱推到紫云轩去。”
三年过去,吉祥和赵铁柱都长成了少年郎,尤其是吉祥,已经快有门框那么高了!长胳膊长腿,由于个头窜的太快了,身体显得有些清瘦,其实脱衣有肉。
听说要放月钱了,吉祥和赵铁柱赶紧推了一个双轮车,跟着如意到了钱库。
这时,账房从钱库里推出来一个小推车,上面装着三个袋子。
账房说道:“一个袋子装着一百四十两银子,还有十五两七百钱,都用铜钱发放,装在另外两个袋子,一共装了一万五千七百钱,如意姑娘当场清点一下。”
如意熟练的打开袋子,先给银子称重,然后数钱,这里的钱已经穿好了,一千个钱一吊,一万五千七百钱,就是十五吊钱,另外的七百钱,是一百个钱穿成了一小串,一共七个小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