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3/3页)
他直接策马出城,一路往南,足足跑了约一个多时辰,才到了一个小小的庄子。
这个庄子鲜为人知,甚至连地契都不在晋王的名下。
庄子很小,远离官道,素日里几个月都不太会有人路过。庄子里头也没有庄户,只有一个管事和一群不识字的哑仆,他们照料着几亩薄田和一个养鱼的池塘,过着最最安宁而又平淡的生活。
乍一眼看着,烟火缭绕,相当惬意。
“王爷。”
管事迎了出来,他年岁有些大,但身形依然矫健,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你不用跟着。”
晋王交代了一声后,径直进了里屋。
管事亲自守在了外头,又用手语吩咐哑仆们不许靠近。
晋王走进了一间布置得平平无奇的内室,他按动机关,随着一阵轻微的齿轮声,地砖向两边移开,露出了一个通往地下的石阶。
晋王提起油灯走了下去。
地砖重新合上,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暗室不大,四周的墙上嵌了三面书架和一面多宝格。
中间是一张书案,笔墨纸砚都有。
晋王放下油灯后,去书架那儿翻找起来。
书架上摆着的不是书,而是一本本类似帐册一样的册子,有些页面已经泛黄,隐隐还有些潮湿,像是已经有些年头了。
晋王称它们为暗册。
晋王在朝上屹立不倒,靠的不止是皇帝的扶持,还有这些暗册。
他花了许多年,如今已在近半的官员勋贵身边安插了人,收集一些见不得光的秘密。
这些人往日里只是普通的姬妾宠侍,等到要用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他手中的刀。
就如同,他用一个瑟瑟,毁了龚海和大公主两人一样。
最可惜的就是顾家人连个侍妾通房都没有,一辈子就守着一个糟糠妻,他准备好的瘦马送都送不进去。
晋王的手指在这些暗册上书脊上一一划过,拿出了其中一本。
暗册的封皮上写了一个“孙”字。
晋王走到书案前仔细翻看,他在找有什么把柄,可以让承恩公妥协。
既然好言相劝,承恩公不愿答应,明明是亲家都不肯救云儿,那也别怪他了。
这本记录不多,寥寥几页就已经翻完了。
晋王仔细翻看着,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
“没用的东西。”
晋王把暗册重重地摔在书案上,烦躁地扯了扯衣襟。
他知承恩公胆子小,但也没想到,居然能小到这各种地步,堂堂国舅爷除了贪墨,圈地之类不大不小的事,几乎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把柄。
就连他嫡兄的死也不是他干的,是他嫡兄酒醉掉下池塘淹死的。
晋王长叹了一口气,呢喃着:“云儿……”
云儿最多只有一个月,机会只有一次,他没时间跟承恩公干耗着。
晋王紧紧地攥住拳头,眼中掠过一抹狠厉:“既然没有把柄,本王就造一个把柄!”
他把暗册放了回去,正要从里头出去的时候,他脚步一拐,走向了一边的八宝格,拿出了放在八宝格最上方的一个红木匣子。
匣子里头是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圣旨的上头还沾了星星点点的血液,这些血已经相当陈旧了,显现出了黑红色。
看过后,晋王的心里安定了许多,又把圣旨放回到了原处。
晋王没有久留,匆匆来,又匆匆走。
在晋王回到京城后不久,向阳也悄无声息地进了镇国公府的门。
顾知灼在花厅见了他。
“大姑娘。”
向阳长着一张娃娃脸,笑起来的时候,两颊上都有酒窝,灿烂的和他的名字一样。
“晋王出了城后,去了一个庄子,待了一个时辰才离开。”
顾知灼笑着抚掌:“很好。”
公子曾告诉过她,晋王到处送瘦马侍妾,伎子小倌,收到的人只当是艳福,实则这些美人全都是晋王养出来的死士。
晋王的手上握了不少人的秘密,靠着这些秘密,轻易的为谢启云谋到五军都督府的左提督。
不止是朝臣。
之前晋王和皇帝翻脸的那一次,晋王曾连夜出城,第二天,那块残墨就出现在了皇帝的案头。
两人“重归于好”。
顾知灼早就怀疑,晋王有一个隐蔽的所在,里头放着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秘密。
残墨。
甚至是,先帝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