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4页)

沈旭主意还真是最好的主意了,让昭阳早点嫁过去,彻底关在府里解决,免得流言蜚语不断。若是两人能和好,好好过日子倒也罢了,日后让龚海从近支过断一个孩子也算承袭了香火,若是还这么打打杀杀,就当……

皇帝把心一横,就当自己赔了一个女儿给他。

和江山稳固比起来,其他都不重要,大不了自己多陪嫁几个侍卫给昭阳,打起来不会吃亏。

“就以冲喜的名义,让他们早日完婚。公主府风水不好,于大公主养伤不利,大婚后就让大公主住进龚府。”

“龚海刺伤公主,以下犯上,念在其有功的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阿旭,等大公主嫁过去后,你让锦衣卫封了龚府,把他们二人圈在府里。”

阿旭说的极是,龚海在五军都督府太久了,久得已经可以让禁军唯他命是从。把他圈禁起来,哪怕他再有三头六臂,等时间久了,他在禁军的影响力自然也会慢慢消失。

自己免了他刺杀公主的罪,还赔给了他一个公主,谁也不能说自己在卸磨杀驴。

李得顺沉默地跪在一旁。

皇上这个人素来冷心,哪怕从前大公主再怎么宠,也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没了皇帝的撑腰,又不许大公主回公主府,她把龚大人伤成了那样,这日后……”

李得顺简直可以想象,龚府以后的日子会有多“热闹”。

皇帝揉了揉眉心:“如今五军都督府左提督的位置空了下来,谁能接任。”

“皇上觉得晋王世子如何?”

“启云?”

谢启云把好好的西疆弄得一团糟,现在都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他有什么能耐任左提督?

“皇上,恕臣直言。”沈旭音线轻缓,带着一种蛊惑,“世子远在西疆,对于晋王,您失了制肘。这几年来,晋王一直拒绝让世子调回京城,而如今,有外忧,又有一个这么好的差事空着,晋王一定会动心。您能把西疆收拢在手。再者,换了总兵也能平息民乱,一举三得。”

皇帝的手指轻叩着腰间环佩,喃喃道:“……朕想想。”

沈旭对皇帝了解甚深,他这么说,就表示他动心了。

也确实,皇帝动心了。

他坐到金銮殿的龙椅上后也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今日朝事一是弹劾大公主和龚海,朝臣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严惩,而等到皇帝把自己的意思一说,满朝皆静,像是被惊傻了,没人再提出异议。

皇帝小松了一口气。

还好听了阿旭的,不然今天有得好吵了。

皇帝着礼部三日内筹办婚事,务必让大公主尽快嫁过去。

而第二件事,自然是为了西疆。

没两句后,朝上又吵作一团,纷纷要求晋王世子自刎以平民愤。

民愤不平,西疆难安。

于国于民,晋王世子都该以死赎罪。

晋王的脸白的可怕,他不时地去看站在最前头的沈旭,终于,沈旭开恩地朝他淡淡颔首。

晋王高悬的心放了下来。

“晋王。”皇帝开口唤道。

“是。”

晋王往殿中走了一步,他的眼眶黑沉沉的,似是许久都没有合过眼。

皇帝目带沉思,谢启云是晋王唯一的嫡子,晋王待他,就跟自己待璟儿的心一样,寄予厚望。若是自己逼着他非让世子以死谢罪,为了保下世子,晋王定是又会拿出“那件事”来威胁自己。

自己的纵容已经养大了晋王的野心,把世子调回京城,让他们一家子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方能制肘。

皇帝轻抬手,待殿中静下来后,启唇缓缓道:“谢启云在西疆多年,功劳不扉,就把他调回京城任五军都督府左提督吧。”

晋王一喜,若非不能表现的太明显,他恨不得立刻去向沈旭千恩万谢。

他快被逼得走投无路,没想到,竟然真的办到了。

“皇上,不可!”

立刻有人出声反对。

世子谢启云在西疆肆意妄为引发民愤,皇帝不但不罚,还让他回京后占了一个这么重要的位置,如此,实在不公!

不需要皇帝说什么,所有反对的声音都被晋王一党连番压下。

晋王是存了势在必得之心,不但句句驳斥,还翻起了旧帐。

兵部左侍郎反对。

他就弹劾兵部左侍郎不孝,任其嫡母夏无冰,冬无炭,受下人作践,摔断了腿后缠绵病榻不起,无人伺候,满身褥疮。

左都御史说不。

他就骂其与庶母私通,父子共妾,违天悖理。

果然。谢应忱眼帘低垂,晋王这些年送了各府不少的美人,手中也握着不少人的阴私。他不动还好,一动起来,能把朝堂翻个底朝天。

原本晋王十分小心,这些把柄不会轻易动,如今为了谢启云他也顾不上了。